中国近代史著名人物 近代人物王毓铨简介
近代人物王毓铨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王毓铨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2002
职业:历史学家
王毓铨人物
王毓铨,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秦汉史专家、古钱币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
(历史3xm.com.cn)员、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1910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莱芜。193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应邀赴美,参与中国历史编纂计划,担任秦汉两朝的社会经济史料的收集、审译、注释工作。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选修欧洲古代希腊罗马史,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7年专一攻读古代希腊罗马史博士学位。1948年,任美洲古钱学会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从事先秦货币史的研究。1950年出版《中国早期货币》(Early Chinese Coinage)。
1950年回国,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55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改研明史。现任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博士导师。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1986年加入gcdzg。1989年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经济史学会会长、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明藩王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2002年10月在北京去世。
王毓铨生平事迹

山东:抗日救亡
王毓铨,字伯衡。1910年3月出生于莱芜小曹村。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北京大学。1936年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
1938年春,我八路军四支队进驻莱芜城时,王毓铨曾去面见洪涛司令,并把韩复榘部队撤退时丢弃的手枪一支、子弹十多斤亲自送给洪涛司令。第四支队收得莱芜城后,抗日救亡委员会的工作又恢复了,他仍主持该会的工作,并配合四支队的地方工作。当时四支队油印出版一份报纸,叫他做主编,我部队地方工作人员每日将收听到的延安消息派人送给他,他在家或在抗日动委会编写好后再交由部队油印出版。
国民党部队六十九军到达新、莱、蒙边区后,军长石友三派梁竹航任莱芜县长,他们是北大同学,梁竹航专程去拜访他,并在他家换穿了衣服。他了解到我地方党支持梁竹航县政府,反对并驱逐山东法西斯头子秦启荣的县政府,他陪同梁竹航到几个区召开了地方人士的会议,把秦启荣司令专员公署及其莱芜县政府驱逐到新泰县羊流一带后,他参加了梁竹航县政府在莱芜城召开的地方人士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莱芜县政委员会,选举开养斋(前清举人,老同盟会员,系孙中山的护法议员,抗战时我山东省宪政保进会会长,泰山区参议长)为主任委员,孙启明、李菊轩为副主任委员,王毓铨被选为委员,他在四支队地方工作队主编的小报上写了一篇《勖县政委员》的社论。六十九军政治部派驻莱芜县民运指导员黄某去拜访王毓铨后,部长张友渔发动组织成立了“山东省鲁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同年8月底王毓铨即到鲁南动委会工作,与田佩之等3人经常住在动委会主持工作,他负责计划举办教育事业。曾被邀请在颜庄六十九军的教导队讲授社会发展史,石友三也去昕过两三次。他在政治部出版的期刊上写过说明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必胜性的文章。张友渔在郑王庄东山区办干部训练班,曾派王毓铨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此时,他胃溃疡病复发,吐血、泻血不止,干部训练班即派人用担架把他送回政治部,不久又把他护送回家休养。
美国:编译历史1938年,太平洋学会国际秘书处给王毓铨寄来”中国历史资料编译计划”,并写信来聘请他以专家身
份去作编译工作。1938年12月他到达美国(太平洋学会国际秘书处在美国),德国人魏特夫(译音,原是德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历史资料的主编,王毓铨是编辑人之一。魏特夫在1935年来中国研究中国历史,魏是以太平洋学会会员的身份来的。他是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中国通,著名著作有《中国社会与经济》和《地理学批判》以及若干篇关于孙中山的文章,当时太平洋学会中国分会的会长是胡适、陶孟和(陶是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的所长),陶孟和宴请魏特夫时,千家驹(当时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座。宴会后,千家驹告诉王事情的经过,王毓铨去拜访了魏特夫,王毓铨认识了他,并帮他找人搜集历史资料并翻译成英文。王毓铨到美国时,主持中共纽约支部的是饶漱石。陈翰笙奉中央命从事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他是太平洋学会会员,他为革命而研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中国社会经济等问题。王毓铨到达纽约的当天晚上,陈翰笙先生去看他,叫他谈了谈山东敌人后方抗日救亡的活动。听了以后,陈建议王毓铨写一篇山东的抗日战争情况。王毓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山东鲁南一个典型的抗日游击区》。陈翰笙看了,认为很好,又送给饶漱石看了,也认为很好,遂商请太平洋学会出版。太平洋学会送请唐明照译为英文,后来出版了。陈翰笙把王毓铨的住址告诉了饶漱石,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有人来找王,一进门即说我是老赵(饶漱石是1937年派去联络各国共产党的,1940年前后回国,假名叫老赵),他询问了山东抗战和1926年至1927年山东共青团省委是谁等一些情况,证明王确到团省委作过工作无疑。饶漱石的爱人陆璀同王毓铨谈话,建议王毓铨加入gcdzg。王毓铨说,我怕发生意外,影响我的学术研究工作,只愿在党的领导下做些革命工作和研究活动。陆璀说:“那么你还继续做研究工作吧,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研究人才。”饶漱石在纽约时,有若干星期日,是与王在一起度过的。饶、陆夫妇回国时,王到车站送行,陆璀回国后还继续给王毓铨寄些中央印发的宣传文件看。香港被日军占领后,交通断绝,王毓铨再没有收到她寄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