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养成计划淮上小说 怎样栽培自己:5项自我养成计画
怎样栽培自己:5项自我养成计画
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师,你会怎么教自己?
找自己,挖与世界相连的矿脉,是一辈子要学的功课,请从现在开始。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永远让你惊奇的生物,这个世界比你想像中还有趣好玩。请你们回家开始想自己的人生规划单及自我教育方案,简单地说,就是请你们花一个星期想自己、帮自己画蓝图,然后根据这张理想中的蓝本,想想如果你是自己的父母,你是自己的老师,你会怎么教育你自己?你想把自己打造成什么风貌的人?你还欠缺什么能力要补足的?自己做自己的门徒,你还应该再补修哪些课程?你想得越清楚,条列得越详尽,你就越清楚看见你未来的细节,你就越有可能完成你心目中的自己。
长出触角与世界连接,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
每个生物在环境中生存,必须有健全无虞的觅食系统,以及一套对环境敏锐的感知系统,如此才能实时知道气温有什么变化、周围有什么危险即将靠近。

“碰触世界之前,先端详自己。”在发展出个人风格之前,我们必须由自体长出感知与觅食系统,长得越长而广泛,你的根就越扎实,也越不会有能源殆尽的危险。所以你们一定要有固定的阅读习惯,这阅读不只在书本,像是网络、电影、生活对话等,都是你们采集养分的来源。然后养成定期“进食”的习惯,就像是吃综合维生素那样,藉著知识与情报,有计画地养大自己的脑容量。
你们可以试着制作自己的个人秘笈,把平时吸引你的文句、DM、广告、电影对白、歌词……收集成一本你的私人宝典,以你自己的分类方式逐页补充,甚至把你突来的灵感奇想也列进去,这样做好几年之后,就可以有你私人的情报局与智库,当你临时需要时就有资源可用,但要记得注明出处。
老师永远只能教过期的知识,因为时代分秒在变。等你们离开学校后,接下来就只剩下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无止境的,有的人10年后心智还是停在原地,有的人已经向前进展到很远的地方了,一天差一点,10年后就是天壤之别。你们唯有现在开始养成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吸取第一手原始未被加工的创意、材料与养分,才能在未来漫长的挑战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以下列出自离开校园10多年来,我的五项自我喂养管道供你们参考,并请开始着手构思专属于你们的自我教育单。
自我养成教育之一:书本
我自觉比同龄的小孩早熟,多愁善感,除了求学时遇到很有爱心耐心的老师,与我亦师亦友地陪着成长外,我最好的朋友不是同班同学,也不是兄弟姐妹,而是书本。我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世界边缘的港口,独自打开知识货柜,收获其中的惊喜。
当我迷失自己,当我怀忧丧志,当我在人际或是爱情上挫败时,我就会去找书来解困。要不是这些书,我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这就是身为人可贵之处:动物心情不好,没有前人的智慧为心灵疗伤、为情绪疏困;但身为人,坐拥书城千万本知识智慧,都是过去数万人以生命、以创痛、以惊喜所留下来的灵魂记录。
在我们眼前的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线索与灵感,我们怎能住在人类文明巅峰的宝山之中,还哭穷喊寂寞呢?
书可以带着你的心灵,走最远的旅行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可以让我身体不必动,就走出最远的心灵旅行,只要躺在床上窝在棉被里,就可以让作者带我去普罗旺斯、去外层空间、去魔法学校……久了,我就能长出自己的想像到很远的地方,迅速传导感官领域,无远弗届。
每天看一本书,一年别人与你就有365本书的差距
知识会让你对外在环境有很不一样的眼光,就像是发现世界的线索与指南:如果不懂天文学,你如何对满天星辰背后庞大的运行奥秘臣服?如果不懂得法文,你如何被巴黎墙角下一行情诗感动?如果不懂得心理学,你如何知道昨晚的梦境反映了你的什么心理状况?知识是鹰架,透过阅读让你爬上去,从高处看更广的视野与风景——每天醒来,觉得能活着打开一本有趣的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希望你们在人生心智发育最精华时刻——18至28岁期间,养成每天看一本书的习惯。刚开始看书速度比较慢,没关系,先从两三天看一本开始,以后阅读速度快了,就可以让自己一天看一本。因为一天有很多剩余或零碎的时间,比方等人、等车、等餐、等挂号、等银行号码牌……
至于选书,你们可以先从自己有兴趣的开始读起,然后延伸阅读,读出一个自己能乐在其中的阅读脉络,并随手绘制一棵今年的阅读树。然后就一路延伸阅读下去,自己的阅读地图就越来越广,慢慢地累积出一张属于自己的阅读地图;最好再搭配你规划好的人生蓝图,来设计自己的书单,让自己在专业领域里的知识尽可能地丰足,一进社会就有条件做老板、同事们的包打听顾问,而不是什么都一问三不知的新手。
你们不要小看一天一本书的影响力,一年之后,你比不读书的人就多了365本书的知识与智能(闰年还可以多读一本),10年后就多更多了。除了书本之外,杂志、网络等信息都是随手可得的资源,帮自己建立左右逢源的情绪及情报支持网,长出触角与世界连接,建立“养分运转无虞的自体情报系统”,是你们在进社会之前就得先准备好的功课,虽然没有学分,但绝对受用一辈子,这也将是你们未来的“维生系统”,在一进社会就被大量挤兑能力、体力之前,你得让自己储粮丰沛、供应无虞,并有办法一消耗就随时补给、能量不灭。
最重要的是,你得先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有了这个架构,新的东西进来就可以各归其位,或是让你扩增、改建原有的知识架构。但如果你没有一个清楚的知识骨架,新进来的讯息就很容易忽略而过,就像你随手把纸条放进身边的抽屉,等你需要它的时候,又常常找不到它在哪里了。
而且慢慢地你就会知道,创意都是阅读积累的果实,而文化是要靠积累而成的。一个人真要想长远发展,一定要读书,否则没视野、不长线。阅读才是自己最大的资产,没有人能拿得走!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书单、电影片单都必须自己去找,因为只有你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而且依我过去的经验,在自己找答案的过程中,还会意外发现其他有趣的事物,这就是我人生爆炸性开展的原因──所以不要完全仰赖别人现成的书单、电影推荐,自己去觅食,路径与本事才是自己的。
阅读和写作就像呼吸一样
一天读一本书,但这样还不够。我觉得阅读和写作就像呼吸一样,有吸收就一定要有产出。当阅读过一些书,充分吸收之后,就需要产出,那就是写作。这两样东西是密不可分的,不可能只有呼没有吸,或者只有吸却没有呼。写作之所以很重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只读不写,就没有一个思想整理的过程,读完一本书就如同过眼云烟。如果让你讲一个月前你写过书评的书,你一定会记得。所以我给我的学生留的期末作业就是写一本书,从封面设计到全书内容的撰写、从怎么为这本书办发布会到怎么做宣传,全都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因为我觉得他们办得到。每个人都应该是作家,不一定是有知识的人才写书,而是有体悟的人就应该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