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别考历史学 争论“是不是历史学”源于公招之己昏昏
争论“是不是历史学”源于公招之己昏昏
今年25岁的刘芳一直学习历史学,但当她报考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公务员岗位时,却被用人单位以她所学专业不是“历史学”为由拒绝。
档案局答复说,其招考要求专业为“历史学”,而非“中国古代史”,因此审核未通过。
(6月23日 中国青年网)
近段,“白马非马”的招考奇谈此起彼伏,山西吕梁“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公招事件刚刚落下帷幕,今又出现了“中国史不是历史学”的笑谈。
中国史不是历史学,古代史不是历史学,那究竟什么是历史学,其实不必追究这个问题,是不是历史学的争论,应该源于公招人员的己之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被媒体曝光的“白马非马”之公招笑谈,被要求开具专业证明,几乎都发生在研究生就业过程,而博士生却很少,为什么?且听高校教师的解释:因为博士就业大多对应的是高校,而高校人事部门对学科分类比较了解,但硕士研究生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和企业应聘时可能会被询问此事。
意思就是因为研究生所面对的招考部门对高校学科分类不了解,所以才会出现依照招考规定死扣字眼、按图索骥的现象。
再看什么是历史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可知,“历史学”属于门类,门类下设有包括“世界史”在内的“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适用于硕士学位授予。
但在实际硕士学位的授予上,并无“历史学”专业,这就造成招考岗位要求与硕士研究生无“历史学”专业的矛盾。
如果按照毕业证上一字不差的筛选,估计一个研究生都找不到。
对于新闻中刘芳所学“中国史”究竟是否属于“历史学”专业,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关于“历史学”在研究生阶段分设为“世界史”“中国史”等3个专业,自己当时确实未完全了解,而按照规定,资格审核工作,要求专业名称一字不差。
其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己之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公招“白马非马”的笑谈,揭示了招考工作人员机械照搬、按图索骥的懒政思维,不知道可以问,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如此简单地将人才拒之门外,怎么让人才在公招中脱颖而出?
公招笑谈同时也向招考部门敲响了警钟,要解决根本问题,还在于彻底摒弃招考工作人员的懒政思维,人社局及各用人单位加强业务学习,深入了解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情况,准确把握招考工作中的各项政策。
要公平公正、依法合规组织好招考工作,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这是对人才的负责,也是对党和人民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