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你爱的贪婪我爱的懦弱下一句 貪婪的袁紹和懦弱的韓馥,聊一聊袁紹巧取冀州一事

火烧 2022-04-13 14:58:04 1035
貪婪的袁紹和懦弱的韓馥,聊一聊袁紹巧取冀州一事 南鄉子(楊慎)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爭。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喚聲。誰弱誰強多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袁紹一

貪婪的袁紹和懦弱的韓馥,聊一聊袁紹巧取冀州一事  

南鄉子(楊慎)

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

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爭。

你爱的贪婪我爱的懦弱下一句 貪婪的袁紹和懦弱的韓馥,聊一聊袁紹巧取冀州一事

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喚聲。

誰弱誰強多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

袁紹一度是漢末三國時期最強大的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在地盤上堪堪與袁紹相匹,但是無論是財力、兵力還是騎兵的組建程度都與袁紹有巨大差距。袁紹的戰略很早就確定的,就是在河北地區,他逃出洛陽後直奔河北的冀州。董卓為了安撫袁紹,給了他一個渤海太守的位置。這個起點相對劉表、劉璋、陶謙這些人來說,並不算太高(減去名望、家族這些不好計算的隱形的資本的話)。而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袁紹用威脅的方式,巧取韓馥的冀州,這裡應該算是袁紹崛起的開始。韓馥有一州之地,袁紹不過一郡,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韓馥與袁紹之間的矛盾

董卓雖然手段殘忍、性格暴戾、有廢立皇帝之舉,過分強調個人的權威,不過他也懂得名望的作用。董卓控朝政之後,“忍性矯情,擢用群士”,在朝中和地方都任用了一批人,希望得到士人的支持(雖然沒有奏效)。韓馥就是其中之一,被任命為冀州刺史;同時還有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等人。這些也都是後來諸侯聯軍中的成員。

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一些人已經開始組建義兵,比如曹操在陳留起兵、鮑信在泰山起兵;在次年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各地起兵的義軍已經達到十幾路之多,包括袁紹、韓馥、袁遺、張邈、張超、喬瑁、劉岱、孔伷、孫堅、袁術、王匡、劉備等人。討伐董卓成為當時各軍閥的主流。有一些沒有參與袁紹聯軍的軍閥,也在次年有支持朱俊討董的計劃。不過在這其中,是否有被主流攜裹而影響個人意志的軍閥呢?答案是有的,至少韓馥就是這樣的例子。

韓馥的擔憂之處就在於袁紹。袁紹是因為不同意董卓廢立皇帝而逃出洛陽。他選擇冀州,或許是看中黃河和太行山脈的地理優勢,或許是為了討伐董卓進軍洛陽的便利。董卓聽從周毖、伍瓊、何顒等人的建議,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打算消除袁紹的敵意。這樣一來袁紹就成為韓馥的部下(《後漢書·董卓傳》記載韓馥為冀州刺史,刺史本來並非行政官員,但帶有的監察權導致其權重很高,且《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記載為冀州牧,與《後漢書》不同)。

袁紹出身名門,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包括這個韓馥;袁紹本人長期在洛陽養名,常常與名士、豪俠交往,並且協助何進鏟除宦官(雖然何進被搞死了),即便沒有家族的影響力,袁紹本人的名望也並不低。這樣的人物成為韓馥的部下,韓馥很難壓製。如果是治世倒沒有什麽問題,關鍵是當時正處於亂世之中,而討伐董卓成為主流。起兵討董讓袁紹的資本增;組成聯軍讓袁紹更容易借助名望整合力量,戰爭會導致各軍閥局勢的重新洗牌。所以韓馥本意上並不想討伐董卓。韓馥在之前對袁紹嚴加看管,阻礙袁紹起兵;在勢不可違的情況下,韓馥允許袁紹興兵,但是卻暗中克扣袁紹的糧草,抑製袁紹的勢力。袁紹不視韓馥為長官,韓馥不視袁紹為部下,雙方有較大的矛盾。

袁紹脅迫韓馥的過程

初平元年諸侯聯軍與董卓之間的“河陽津之戰”、“滎陽之戰”全面失敗,銳氣受到很大挫折;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孫堅攻入洛陽,董卓西至長安,諸侯聯軍更不願意到長安進攻董卓,袁紹和韓馥甚至想擁立劉虞為帝,讓董卓集團自生自滅。從這件事上就能夠看出,袁紹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而同時韓馥與叛將麴義以及公孫瓚的戰鬥中失利,體現出他在軍事上疲軟的一面。這就給袁紹集團一個信號——彼可取而代之。

袁紹的謀士逢紀首先提出建議,成大事者,必須要先佔取一州,滿足供養士兵的經濟產出,同時也不會有上級的壓製。畢竟在當時中央基本上控制不了地方了,州牧和一個割據的小王國也沒有太大區別。冀州人口稠密、錢糧充足,而且地理位置正符合袁紹的戰略。韓馥這個人的能力又不強,自然成為袁紹的目標。

不過韓馥所掌握的兵力、糧草畢竟強於袁紹。逢紀提出一個計策,即利用公孫瓚的軍事威脅,秘密邀請公孫瓚南下進攻冀州,自己也調轉槍頭做出進攻的狀態。這樣一來韓馥就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於是在高乾、荀諶、張導等人的遊說下,韓馥果斷放棄冀州,將州牧之位拱手相讓,促成袁紹的崛起。

韓馥為什麽將冀州讓給袁紹

韓馥放棄冀州,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公孫瓚和袁紹雙方的軍事壓力。尤其是公孫瓚,根據高乾、荀諶的“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說詞,看來是比較嚴重的。公孫瓚和韓馥之間的關係並不好。袁紹和韓馥打算擁立劉虞為皇帝,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惡劣的。如果劉虞成為皇帝,公孫瓚的命運可想而知。所以說公孫瓚對袁紹、韓馥的態度無疑是敵視的。一旦鄴城被公孫瓚攻破,韓馥的性命是否能夠保存還是個未知數。

而袁紹則不然。袁紹雖然與韓馥有嫌隙,但是有一點,袁紹這個渤海太守是冀州牧韓馥的部下,袁紹如果殺掉韓馥,這和呂布之流沒有什麽兩樣。袁紹用脅迫的方式奪取冀州本身就傷害到了自己的名望,濟北相鮑信就是因此與曹操暗中聯盟對抗袁紹。袁紹為了維護名望,不會對韓馥下手,給韓馥生命安全上的保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其次是韓馥與袁紹在實力上潛在的差距。在這次事件中,很多人包括沮授勸說韓馥:“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雖然是誇張的說法,但也證明冀州的實力很強。然而韓馥對冀州的統治卻並不十分牢固。韓馥是在中平六年到冀州,隨後就發生諸侯聯軍討董的事情,韓馥本身是豫州潁川人,他做冀州刺史或冀州牧的時間不長,在冀州沒有根基,又遇到足以衝垮當時局勢的亂戰。公孫瓚入侵冀州的時候,“諸郡應之”;袁紹接管冀州的時候,“從事十人棄馥去,唯恐在後”;加上麴義的背叛。冀州的實力雖強,但是韓馥是否能夠百分之百地為己所用呢?答案是否定的。

而袁紹手中的資本也並非只有渤海郡。兗州刺史劉岱與袁紹的關係就十分親密,袁紹的家屬都在劉岱那裡。劉岱就曾經寫信威脅韓馥:“但卓死之後,當複回師討文節(韓馥)。”另外從曹操到揚州募兵,以及袁紹與袁術競爭豫州的事情來看,九江太守周昂、丹陽太守周昕似乎也受到袁紹的調遣。表面上袁紹僅僅是一個郡守,但是其家族汝南袁氏的影響力和自身的名望、人脈讓袁紹擁有一些潛在的龐大的力量。迫於公孫瓚的威脅,以及袁紹的能量,韓馥又是一個懦弱之人,做出這個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