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桃花坞年画哪里有卖 桃花坞年画的历史渊源

火烧 2022-01-04 22:06:44 1035
桃花坞年画的历史渊源 从传世的文物来看,木刻书籍和木版画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象画。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苏州年画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

桃花坞年画的历史渊源  

桃花坞年画哪里有卖 桃花坞年画的历史渊源

从传世的文物来看,木刻书籍和木版画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

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象画。

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

苏州年画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被称为“姑苏版”年画。

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

于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

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留存在画面上的,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陈同盛”、“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

画师在画面上署名的,前期有:桃坞主人、桃溪主人、墨浪子、归来轩主人、宝绘轩人、墨林居士、杏涛子等;后期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等。

鸦片战争以后,胶版、铜版和石印等印刷技术有了发展,所谓“月份牌”派的年画倾销城乡,桃花坞年画大受威胁,盛况开始衰落。

加上太平天国革命军兵临苏州城下,清朝地方政府仓皇逃走,在战事中,苏州遭受到烧杀抢劫,枫桥、山塘一带毁于一炬,年画铺俱遭焚毁。

虽有几家迁入阊门内和桃花坞一带继续营业,但已无法振兴。

光绪初年,一些画师转到上海旧校场工作,苏州年画铺仅靠上代传下来的老版片或翻刻上海旧校场画来应市,甚至代销石印洋画,而门神、灶君之类年画却成了主要商品。

苏州桃花坞年画当时已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得以迅速恢复。

抗日战争前,大部分艺人已改行转业,年画铺仅剩下王荣兴、朱荣记、朱瑞记3家,桃花坞年画已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把散失在民间的艺人组织起来。

在合作化高潮中,仅存的3家年画铺合并组成合作小组,印刷旧版年画销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