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氏孤儿是真的吗 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赵盾死了,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
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了夫人。
而后面的故事,分为了两个版本,《左传》版和《史记》版。
(译文)
赵盾死后,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屠岸贾准备发动对赵氏的攻击,大将韩厥让赵朔逃亡,赵朔不肯,说道:“只要将军答应我你不绝我赵氏后代,我死而无憾。
”(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可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后果有多严重。
屠岸贾不经晋景公允许便带着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几个叔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并且尽灭其族。
而这场大灾难中,只有三个人侥幸活了下来:赵朔的夫人,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好友程婴。
程婴把一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了公孙杵臼:“赵朔的老婆怀孕了。
”而赵朔妻在晋宫中躲了几个月后,终于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婴。
屠岸贾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向宫中索要这个孩子。
很显然,此时的晋景公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屠岸贾守住宫门,自己亲自进来搜索,赵朔妻毫无办法,只好行了一步险棋,她把男婴夹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
”一顿彻底的搜查后,屠岸贾只看到了一旁默默伫立的赵朔妻,却没有搜到婴儿。
屠岸贾认为孩子肯定被偷偷转移走了,便向城外搜去,这样赵氏母子才得以幸免。
程婴得知此事赶快找来公孙杵臼商议。
公孙杵臼突然对程婴发问:“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立孤与死孰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儿难。
”公孙杵臼坚定地说:“那请你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
”二人找了一个婴儿,将其穿上赵氏孤儿的衣服……一切安排妥当后,程婴突然向参与这次杀戮的将军告密:“谁能给我千金,我马上把孩子的藏匿之处告诉他!”这些将军非常高兴,最高兴的当属屠岸贾,屠岸贾马上拿出千两黄金给了程婴,程婴二话没说带着这些叛乱的军人到了公孙杵臼的家门前。
公孙杵臼见到程婴便破口大骂:“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下宫之难你没死,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好好抚养赵氏孤儿,今天又把我卖了。
你纵然是不能抚养孤儿,又怎能忍心出卖他呢!”说完公孙杵臼抱起孤儿大哭道:“天哪天哪!这个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放过他吧,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
”这出双簧演到这个程度怕是没人会相信此中有诈了,而公孙杵臼最后的那次求情也是一种忏悔,虽然死的不是赵氏孤儿,却也是个无辜的孩子。
可是那些将军们没有给公孙杵臼留下这个希望,杀死了公孙杵臼和这个可怜的婴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赵氏孤儿就这样被留存了下来,被程婴藏匿在了山中,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赵武。
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突然病了,韩厥把一切实情和盘托出。
当年参与杀赵氏的诸位将军来问安时,都被韩厥的人拿下。
不久赵武率军攻打了屠岸贾,屠岸贾就此被灭了族。
赵武成人后,程婴辞去公职,向诸大夫辞行,然后告诉赵武说:“当年你家遭遇大难,我没有死,就是因为要抚育你成人,今天这个愿望达到了,赵家也复位了,我有脸去见赵朔和公孙杵臼了。
”赵武哭着对程婴说:“您怎么能忍心离我而去呢?”程婴说道:“公孙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他自己选择了死,就是认为我能把你养育成人,今天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履行我之前的承诺了。
”说完,程婴就自杀了。
《史记》上称:“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史记》赵氏孤儿(原文)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
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