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徽师范大学官网首页 安徽师范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安徽师范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安徽师范大学(A hui Normal U iver ity),简称安师大(AHNU),学校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创办于1928年,与民国时期的国立安徽大学相承一脉,是安徽省高
安徽师范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学校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创办于1928年,与民国时期的国立安徽大学相承一脉,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学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画”,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画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赭山、花津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45亿元。有图书294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8个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硕士点: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157博士点:一级学科8个所属地区:中国 安徽 芜湖主管部门:安徽省学校官网::ahnu.edu中文名:安徽师范大学英文名: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创办时间:1928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师范属性: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省属重点大学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画
卓越教师培养计画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现任校长:张庆亮 知名校友:刘奇葆,王胜俊,王如松,丁学东、汪卫华博士后流动站:5个校训: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校歌:《省立安徽大学之歌》主要院系:文学院、教科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国家重点学科:1学校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北京东路1号(赭山校区);芜湖市弋江区九华南路189号(花津校区)学校代码:10370主要奖项:首批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
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国家重大自然科技基金项目2项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皖江学者:5人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历史沿革,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术研究,科研平台,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学术资源,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社团组织,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校长,知名校友,学校地址,
历史沿革
省立安徽大学
1928年,于安庆市创建省立安徽大学。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原省会安庆沦陷,学校被迫停办。国立安徽大学
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此执教或主持校政。原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lq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安徽师范学院
1954年,国立安徽大学接国家政务院决定和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通知决定: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农学院、师范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农学院、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 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简表 2011年,在中国网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次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行列。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3年,学校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画“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 2013年5月3日,学校入选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5月6日,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安徽师范大学入选。 2019年4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揭牌,是安徽省高教系统设立的首家学前教育学院。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安徽师范大学有17个学院,另设有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独立学院),共设有88个本科专业。学院专业如下: 院系所含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学前教育、国小教育、套用心理学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会计学、物流管理、投资学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俄语、法语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学、广告学、广告学(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乘与礼仪、摄影、动画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软体工程、物联网工程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学(师范类)、通信工程、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套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表演)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园艺学、套用生物科学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发展史略、小学生心理辅导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机率论、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月,安徽师范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8 个,下含5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蓋点)9个,1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省、部重点学科18个,其中A类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 等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共党史 、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音乐学 、专门史、 套用数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成立时间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余恕诚教授 2006年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方宾教授 2008年 md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王先俊教授 2011年 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恕诚教授。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科研平台如下:(省部级、校级) 序号 科研机构名称 建立时间 依托单位 负责人 备注 1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2001年 安徽师范大学 丁放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2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世华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3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陆林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4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钱广荣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5 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安徽师范大学 魏先文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6 化学生物感测重点实验室 2007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伦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7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2年 安徽师范大学 聂刘旺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8 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安徽师范大学 席贻龙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9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 安徽师范大学 焦华富 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2002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心源 中科院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分站 11 教育科学研究所 1985年 教育科学学院 王守恒 教育厅批准 12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1993年 教育科学学院 王清 省电教馆批准 13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 2001年 教育科学学院 张克松 校级重点实验室 14 美育研究所 2002年 美术学院 巫俊 学校批准 15 数学研究所 1982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宋卫东 学校批准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1998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章昭辉 学校批准 17 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 2001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崔执凤 校级重点实验室 18 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2003年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魏先文 校级重点实验室 19 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1年 生命科学学院 聂刘旺 校级重点实验室 20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2001年 国土资源旅游学院 查良松 校级重点实验室 21 分析测试中心 1986年 环境科学学院 赵广超 学校批准 22 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987年 环境科学学院 吴孝兵 学校批准 23 女性研究会 2006年 教育工会 俞晓红 学校批准学术交流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纽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安哥拉独立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有4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批经费2397万元,项目立项数和获批经费均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较2011年同期增长2.5%和16.4%,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国旅学院陆林教授获重点项目资助,资助经费290万元,这是继2008年王绍武教授获得重点项目资助后该校再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 这是国家基金委自1986年成立以来资助的我国第2个旅游地理类重点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三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文学院院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丁放教授的《唐诗学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学术资源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先后经历了省立安徽大学图书馆、国立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工农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时期。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由花津校区敬文图书馆、赭山校区图书馆和皖江学院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达4.6911万平方米,有阅览座位2800多席;老照片截至2014年6月,馆藏文献总量270多万册,涵盖所有学科。中外文期刊保持在1000种以上,电子图书120余万册,资料库40余种。图书馆以馆藏古籍为特色,古籍总量19万多册,其中,善本古籍1万余册,尤以地方志收藏最为见长,藏有方志1.9万余册。拥有省内高校图书馆最丰富的解放前报刊(7000余册)、图书(3.5万余册),世界著名的《科学文摘》(英国)、《生物文摘》和《化学文摘》(美国)、《文摘杂志》(前苏联)均有收藏。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报编辑部是校直属期刊出版机构,下设文科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办公(资料)室。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其中正高职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高职2人。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 校歌2012年10月31日,安徽师范大学在2012年学校第41届秋季运动会上重新启用安徽师范大学前身——省立安徽大学校歌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校歌。校歌词作者为怀宁籍教授、省立安徽大学前校长程演生,曲作者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萧友梅。1933年由省立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安徽大学校歌》。歌词全文如下: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 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 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这首歌的词作者程演生是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英、法、日等国,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正式建立,因为时局动荡不安,到1932年,建立才五年的安徽大学面临内忧外患、经费奇缺、校务几近停顿的局面。程演生校长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积极筹措经费,广聘教授,建设校舍。一时之间,安徽大学学者云集,气象蔚然。 为这首校歌作曲的是被音乐史家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的萧友梅先生,他曾是程演生校长北大时期同事。当萧友梅先生收到这首歌词时,吟读著这慷慨雄壮、对仗工整的古词句,先生被其中凝重的涵义、寓意深刻的皖学典故所感动,当即为其谱下四部合唱曲。自此,这首省立安徽大学的校歌被广大学子传唱开来。社团组织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组织有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等;校学生会下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分会等十七个学生分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全面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联络和管理工作,是学生社团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六大类学生社团共43个;其中学生社团分为:理论学习型、社会科学型、学术科技型、文学艺术型、体育健身型 、公益服务型学生社团由校团委直接指导,学社社团联合会负责联络协调;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省立安徽学院首任院长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顾家山 校长 王伦 党委副书记 张庆亮 纪委书记 程度 副校长 王绍武、李琳琦、李进华 校长助理 沈洪历任校长
姚永朴 刘文典 程天放 王星拱 何鲁 杨亮功 程演生 傅铜 李顺卿 汪宏法 刘真如 李品仙 朱清华 刘乃敬 朱佛定 刘天予 程演生 朱光潜 陶因 柯育甫 万昌言 杨亮功 李相勖 方向明 万立誉 吴从云 童世杰 魏心一 陈韧 沙流辉 叶钟文 杜宜瑾 张海鹏 沈家仕 丁万鼎 蒋玉珉 王伦知名校友
学界 田捷 谈 敏 张民选 王国健 朱小蔓 张国刚 檀传宝 李亚栋 张小祥 赵刚 龙腊生 毛兰群 沈国震 沈 旭 沈月毛 陈传峰 王如松 汪卫华 齐飞 王凤雨 朱江 姚永刚 韩斌 李斌 汪小全 邱小波 储成才 王启华 徐飞 朱良志 高 岱 史际春 蒋昌建 胡小明 潘德荣 黄晓楠 张允熠 石中英 舒咏平 池子华 张 杰 卜宪群 鲍鹏山 杜先能 吴春梅 王源扩 许志才 胡云腾 黄忠超 马 建 谢阳群 汪青松 何根海 张云 陆玉林 方柏林 吴立高 张春江 陶红峰 孙长永 吴言生 吴根友 储泽祥 曹进德 蒋永文 传媒界 胥午梅 朱晓琳 刘 春 吴 征 章敬平 杨庆兵 唐琳 吕先富 蒋昌建 企业界 杨明明 王一涵 唐佑立 洪术年 政界 刘奇葆 王胜俊 臧世凯 张苏洲 杨多良 丁学东 肖超英 丁祖荣 张士军 齐新 李修松 唐跃 王文有 张雪平 管必红 许成仓 孙云飞 梁桂 冯键学校地址
中校区: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赭山校区) 新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花津校区) 很赞哦!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