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剩男剩女更着急 剖析:80后缘何热衷当剩男剩女

火烧 2022-11-17 01:45:39 1055
剖析:80后缘何热衷当剩男剩女 英国结婚人数已跌至近150年来最低;美国“单身文化”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成熟期;法国每三户人,就有一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日本30—34岁男青年未婚率

剖析:80后缘何热衷当剩男剩女  

英国结婚人数已跌至近150年来最低;美国“单身文化”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成熟期;法国每三户人,就有一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日本30—34岁男青年未婚率为47.1%,女青年为32%;韩国正式宣布进入“单身全盛时代”;在中国,“我们只恋爱,不结婚”的口号在80后人群中甚嚣尘上……作为一个维系社会的纽带,“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让全球这么多人对她避之唯恐不及?

全球进入单身时代,生活越方便显得婚姻越复杂。

单身=自由、特立独行和成功

“自由,特立独行,成功!单身贵族多么潇洒!”这是德国一则著名产品的电视广告语。据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4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德独身人数已经上升到39.5%,柏林达到54%。尤根·朵布里茨博士告诉记者,一些德国年轻人很早就立下“誓言”:1/3的年轻女性和40%的年轻男性表示不会结婚;离过婚的德国人中,也有70%表示不会再结婚,甚至连仍然保持婚姻状态的夫妇也流行起“分居生活”:工作时各自住,只在周末团聚。有的夫妻则在同一套公寓里,划分出妻子、丈夫的私人空间。

英国政府去年统计的结婚数字,是该国自186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今年的预测结婚人数也不太乐观,据说“单身家庭”将高达40%。在日本,国家国情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5—29岁的男青年未婚率达到71.4%,女青年是59%。这只是未婚率,如果算上离婚后恢复单身的人,数字就更高了。

在更重视婚姻的中国,人们如今也见惯了二十八九岁的“剩男”、“剩女”。过去二十五六岁就为人父母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现在,这样的人像“珍稀动物”一样让人羨慕。据国家权威统计数字显示,早在4年前,上海男性的初婚年龄就上升到31.1岁,女性上升到28.4岁。1992年到2005年间,中国人口飞速上涨,但到民政局登记结婚的人却少了350万,晚婚甚至“不婚”成为普遍现象。

就像德国那则广告中所说,有些单身者图的就是潇洒。36岁的佳子是日本独身女性的典型代表:收入高,工作忙,独自租住高级公寓,下班后和朋友吃饭,父母叫相亲就一躲再躲,挣得少的男人她看不上,挣得多的男人也不会找她,大多去找20多岁的女孩。年近30岁的中国邹小姐则把婚后生活想像成:下班回家做饭、看电视,然后睡觉,逢年过节回婆婆家,婚后一两年要孩子,从此过著永无止境的孩奴生活,到死才发现没为自己好好活过。“幸福跟结婚的关系并不大。等我老了,就养条狗,让我哥的孩子做遗产继承人。我有自己的工作、爱好和交友圈,这就是幸福。”她告诉记者。

生活越方便,显得婚姻越复杂

结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相爱了。不结婚的人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全球不同国家的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倾向于不结婚,可见结与不结和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关系。日本专家指出,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爱情意味着单纯的性欲,婚姻则意味着复杂的生活。现代人际关系淡泊,网络、手机、电子游戏等业余生活越丰富,相比之下,需要妥协、忍耐和合作的婚姻就显得越麻烦。因此,有日本学者认为,便利店和成人DVD是人们不结婚的两大原因。便利店:24小时有吃有喝有内衣毛巾牙刷;成人DVD,有无数空间供男士做色情想像。这样一来,结婚的两大内容:性爱和日常生活都能轻松自主地解决,为什么还要花力气约会、讨好对像来结婚呢?

剩男剩女更着急 剖析:80后缘何热衷当剩男剩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