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召拜殿中侍御史翻译 殿中侍御史详细资料大全
殿中侍御史详细资料大全 三国时期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基本介绍中文名:殿中侍御史设立时间:三国魏领域:官名作用:监察 文献记载,历史沿革, 文献记载《旧唐书·职官三》:

殿中侍御史详细资料大全
三国时期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
基本介绍
中文名:殿中侍御史设立时间:三国魏领域:官名作用:监察 文献记载,历史沿革,文献记载
《旧唐书·职官三》:“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新唐书.张行成传》:“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历史沿革
两晋南北朝沿置。隋改称殿内侍御史。炀帝时省。 唐复置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台中食坐之南有横榻,名“南床”,为侍御史专席,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正八品下)均不得坐。侍御史称“台端”、“端公”,殿中称“副端”。 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 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 明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