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元朝诗人刘秉忠和姚广孝有什么关系?刘秉忠代表诗词
元朝诗人刘秉忠和姚广孝有什么关系?刘秉忠代表诗词
刘秉忠和姚广孝,都是历史命人,他们一个元朝杰出的大臣,一个是明初著名大臣。两个朝代的人,相隔有百年的时间,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这两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从血脉上来讲,两人不是一个家族的人,要追溯血缘关系的话,可能要越过好几辈子。从情感上来见,两人相去甚远,既不是亲属又不是好友。之所以会提出两人是否有什么关系的疑问,是因为两人的经历十分的相似。
追寻历史遗迹,你会发现刘秉忠和姚广孝两人经历的相似性实在是太高,让人不得不惊奇感叹。
第一,两人都是和尚,但是同时却也是不那么清净的和尚。
刘秉忠出生于官宦世家,早年的时候还曾经当过小令,后来之所以出家为僧,都是迫于时局的无奈,而不是真正的选择出世修行。在他年少的时候,宋、辽、金、夏胶着混战,在这样混乱的时局中要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是非常难得,所以他选择了蛰伏,静候时机。他曾言:“男儿若逢乱世,应先隐之,伺机而动。”
他隐居武安山,先是为道士,后来拜天宁寺虚照禅师为师,此后出家为僧。不管是当道士也好,还是出家为僧也罢,刘秉忠都不是真正的出世。一心想的仍然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所以后来海云禅师邀他一同前去拜见忽必烈的时候,他欣然前往。并且向忽必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随后被忽必烈留在身边。
姚广孝十四岁的时候出家为僧,但是却一直学习儒学和治国之道,虽然是僧人却不是纯粹求清净的僧人。早在朱元璋最开始的寻求天下高僧的时候,姚广孝就想前去,后来因为意外阻断。等到朱元璋第二次广招天下高僧的时候,他终于前往,最后走到了朱棣身边。此后开始辅佐朱棣的大事业,成为朱棣继位最大的功臣。
第二,两人都是政治家,而且是十分出名,足以影响后世的大政治家。
刘秉忠被称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他不仅辅佐忽必烈继位,而且确立了大元的国号以及国家体制,修建了大元的大都和上都,制定了官员朝见皇帝的礼仪和官服等要求。
姚广孝一手辅佐朱棣登上皇位,将大明帝国的历史,生生的由建文帝扭转到了朱棣这一脉。
第三,都是著名的文学家,文学上成就也丝毫不逊色于政治上的成就。
刘秉忠除了政治上,文学上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散曲家,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存世。
姚广孝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诗人,位列“北郭十友”之一。其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特别是一些诗十分的有哲理,带有禅意,是其诗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
第四,两人都辅佐了时人认为不该辅佐的人。这一点十分清晰,刘秉忠辅佐的忽必烈和姚广孝辅佐的朱棣,实际上都不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两人的皇位,严格来说都是从自己侄儿的手中抢来的。特别是刘秉忠,因为他辅佐的还是异族统治政权,更不为时人所接受。
第五,两人都受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生前死后都十分荣耀。
刘秉忠的诗:

《临江仙·同是天涯流落客》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还先到襄城。云南关险梦犹惊。记曾明月底,高枕远江声。
年去年来人渐老,不堪苦事功名。倾开怀抱酒多情。几时同一醉,挥手谢公卿。
《木兰花慢·望乾坤浩荡》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东风吹遍原野,但无言、红绿自纷纷。花月流连醉客,江山憔悴醒人。
龙蛇一曲一还伸,未信丧斯文。复上古淳风,先王大典,不贵经纶。天君几时挥手,倒银河、直下洗嚣尘?鼓舞五华,讴歌一角麒麟。
《南吕·干荷叶》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
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相关文章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朱棣起兵途中經過一小鎮,給它改了個霸氣名字,如今成國際大都市
- 朱标在朱棣敢篡位吗 明朝两个神奇预言,一个预言朱棣称帝,另一个更不得了,出自刘伯温之口
- 朱棣对姚广孝评价 姚广孝墓塔壮观外形介绍,姚广孝神道碑考实探究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朱棣简介,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生平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夺取侄儿皇位的永乐大帝朱棣,暴虐成性,没想到竟是个妹妹控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姚广孝擒龙经过介绍,《姚广孝演义》中姚广孝的一生
-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朱棣靖难只是捡了漏,看看朱元璋预留给后代的军事班底有多强吧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毫无战功的草包成了靖难的第一功臣,李景隆是怎么做到的?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姚广孝是谁?历史上的姚广孝是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
- 刘伯温为什么不得善终 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明朝第一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