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牛的名人成功人士 属牛名人
属牛名人
帝 王 将 相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刘启,西汉皇帝。
公元前1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
汉文帝之子。
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田税由十五之一降低到三十之一。
采纳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将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王国行政由中央所任官吏管理,以巩固天子的中央集权。
古代史家把他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即蜀汉昭烈帝,亦称先生。
三国时蜀汉皇帝。
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在位。
河北省涿县人,是东汉远支皇族的后代。
字玄德,幼贫,与母亲贩鞋织席为业。
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
曾先后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
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的主张,开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
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地区。
公元221年称帝建国,国号汉,都成都,年号章武。
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彝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宋前废帝(公元449年——公元465年),即刘子业,南朝宋皇帝。
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在位。
小字法师。
孝武帝长子。
即位后杀前朝宠臣戴法兴等人。
又杀江夏王刘义恭及柳元景、颜师伯、沈庆之。
游戏无度,纳姑母为妃子。
害怕和担心诸位王叔在外地为患,皆将其囚拘殿内。
后被汀乐王刘秘联合其亲信寿寂之所杀。
刘义恭(公元413年——公元465年)南朝宋宗宣。
武帝子,封江夏王。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虽有权位,但奉行文书而已。
二十七年出镇彭城。
魏军南下至步(今江苏云合),唯闭城自守,及太子劭杀文帝,他出投武陵王刘骏,拥骏即位(即孝武帝),进位太傅,领大司马。
帝死,受遗诏与柳元景辅政。
前刻帝狂暴,与元景密谋废之,事败被子杀。
唐顺宗 即唐代执政党李诵。
公元805年--806年在位。
舆宗长子。
元贞年末,与五叔文等筹划改革政治。
正式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罢免贪酷的京兆尹李实,停"宫市",罢盐铁使每月所进羡余,并筹划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遭到宦官的抵制。
又以身患风疾,失音不能语,常居宫中,八月,为宦官文珍竺所迫,改元永贞。
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李纯为帝,即唐宪宗。
次年病死。
唐文宗 唐代皇帝,名李昂。
公元827--840年在位。
穆宗次子,敬宗之弟,长庆元年封江王,宝历二年底,由宦官王守澄等人拥立为帝。
他依靠李训,郑注等,继续排斥牛僧孺、李德裕等两大派官僚,又利用宦官间的派别纷争,发动甘露之变,图谋尽诛宦官。
但事败,李训、郑注等均被杀,他亦被仇士良等人软禁。
839年冬,与朝臣言受制于家好,尚不如汉献帝受制于权臣。
次年七月去世,太子陈王成美先被废,后复被杀。
刘豫 字彦游。
元符年间进士出身。
北宋末任河北提弄,弃职潜逃,以避金兵。
建炎二年,知济南府,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
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
向金称臣。
绍兴七年被废黜,迁于临潢而死。
宋理宗 即赵昀。
宁宗嗣子。
1224--1264年在位。
即位初由史弥远擅政。
绍定六年史弥远死,始亲政。
次年蒙古兵灭金,其后蒙古连年进攻,江淮、四川报急。
先后任用权臣于大全、内侍董宋臣,恣意酒色、尊崇理学。
开庆元年,蒙古兵围鄂州,欲迁都避兵。
晚年委政于贾似道,滥印纸币,括买公田,国穷民困,疆土日削,国势日危。
元成宗 即铁穆耳。
元朝皇帝,元世祖孙,又称泽笃皇帝。
1294--1307年在位。
初与太傅伯颜镇守上都,世祖死后,还大都即位。
在位期间,守世祖遗法,号为善于守成。
晚年多病,宰臣及中官专政,以致辞政事腐败,社会矛盾渐趋激烈。
达赖四世 明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本名云丹嘉措。
蒙古族。
万历三十年,赴拉萨哲蚌寺,拜班禅四世为师。
曾任哲蚌、色拉两寺的堪布。
为历世达赖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
达赖九世 清朝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今四川邓科人,法名隆朵嘉措。
嘉庆十三年,迎入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七世为师。
二十年暴卒于布达拉宫,年仅十一岁。
班禅一世 明代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
今西藏昂仁一整容 ,本名主克杰·格雷贝桑。
宗喀 巴上首弟子。
曾积极协助宗喀巴传教。
宣德五年,继任格鲁派教主法位。
"班禅"称号建立后,被追认为班禅一世。
班禅三世 明西藏喇嘛教黄教首领。
今西藏日喀则人。
本名温萨巴罗桑敦主。
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
后被追认为班禅三世。
邓艾 三国义阳棘阳人,字士载。
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征西将军,与蜀将姜继相战。
景元四年,魏大举攻蜀,率部至阴平,经山路至江油,进迫成都,刘禅投降。
后来钟会诬他谋反,被杀。
霍去病 西汉名将。
山西临汾县人。
善骑射。
初从卫青出击匈奴,以功封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为骠骑将军,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打通开往西域的道路。
后又和卫青共同出兵攻打匈奴,他长驱直入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汉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他多次击匈奴,解除了匈对汉王朝的威胁。
晁错 西汉政治家、理论家。
河南省禹州市人。
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
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学习《尚书》。
全为太子家令,得到太子的信任。
景帝即位后,任他为御史大夫。
坚持重本抑未的政策,主张枘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塞下,积极备战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以及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获得景帝的采纳。
不久,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以诛其为名,发起武装叛乱,他被袁盎等到人所诬谮,被杀。
贾谊 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河南洛阳人。
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善于。
廷尉吴公荐于文帝,被任为博士。
不久迁太中大夫,为大臣周勃等非议,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钐"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主张重农抑商," 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
当他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渡酒水,为赋以吊屈原,亦以自喻。
在长沙三年,又作有著名的《鸟赋》。
范滂 东汉人,字孟初。
初为清诏使,迁光禄勋主事。
后为汝南太守宗资的属吏,抑制豪强,并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
延熹九年,与李膺等到人一起被捕。

次年,释放还乡,后再度被捕死于狱中。
宋琪 北宋宰相。
字叔宝。
天津蓟县人。
契丹会同进士。
原为契丹幽州节度使赵延寿从事,后仕宋,任开封府推官,为宋太宗所常识。
后与赵变更交往过密,为太宗所嫉,出知龙州。
太宗即位,仍不见重用,因请诲过自新。
太平兴国八年,一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
熟知存丹事务,献策收复幽蓟 。
雍熙二年罢相。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
江苏苏州人。
字希文。
大中祥符进士。
少年贫困,学习极勤奋刻苦。
当官后有敢言的名声。
当兴他县令期间,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
后任秘阁校理,因清刘太后归政,出通判河中府。
仁宗亲政后,年擢左司谏,因触犯宰相吕夷简,出知睦州、苏州,旋制国子监,迁至开封府。
后针对时弊上《百官图》。
康定元年,与韩琦同任西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革军制,巩固边防。
庆历三年,被如入京,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方案,以谋取改革,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
不久以"朋党"论罢。
工诗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文人学者
李白 唐代大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少年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游历行侠。
长期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对社会生活多年体验。
曾于天宝初年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京城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的认识。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当过永王李瞵的幕僚,因此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带。
晚年飘泊痛苦,卒于安徽当涂。
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主诗人。
苏轼 北宋著名文学家。
四川眉山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历任密、徐、湖州知府。
元丰二年,以作诗"谤讪朝廷",下狱,并贬谪为黄翻译片团练副使。
元代妆,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后历知杭、扬州。
1092年,召为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
哲宗亲政,出知定州。
绍兴、元符年间,先后被谪于惠州、海南岛。
1100年赦归,次年病死常州。
与父苏询,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坛上有极高声誉。
陶潜 东晋著名诗人。
九江人。
又名渊明,字无亮。
谥靖节先生。
初为州祭酒,不久解归。
复为镇军参军,迁彭泽令。
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去官隐居,赋〈进去来兮〉以明志。
嗜酒好文,以田园诗著称,亦讽喻时政,阐述"形尽神灭"、"乐天安命"的观点。
名媛美姬
李皇后 南宋光宗皇后。
名凤妨娘。
河南安阳人。
淳熙十六年册立,性妒悍。
曾请孝宗立其所生嘉王为太子,未获允许,遂离间光宗与孝宗关系。
又虐杀光宗宠妃及宫人,导致辞光宗皇帝精神失常,受其制驭。
宁宗立,尊为太上皇后。
卒后谥号懿。
孝庄皇后 清蒙古科尔沁人。
世祖生母。
天命十年嫁皇太极。
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
八年皇太极死,辅子福临即皇帝位,尊为皇太后。
顺治元年以满族旧制下嫁多尔衮,以巩固世祖皇位。
七年,多尔衮死,她辅助世祖亲政,拢络汉族将领,提倡节俭,赈济灾民。
十八年世祖死,坚拒垂帘听政,全力辅圣祖(玄烨)主政,被尊严太皇太后,后病卒,谥孝庄。
仁人志士
谭嗣同 清末湖南济阳人,字复生,号壮飞。
投身变法维新,著〈仁学〉,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主张,赞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
积极协助设立时务学堂,筹备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
又开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批评朝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后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杀害。
著作有〈谭嗣同全集〉。
廖仲恺 广东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
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
曾留学日本,先后入旱稻田大学、中央大学读书。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处务部干事,并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
辛亥革命后回广东,任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
1914年加入中化革命党,任财政部副部长,并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斗争。
陈炯明叛变时被囚,后得释。
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的政策,参与国民党改组。
1924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居执行委员,党委,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职。
1925年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赵世炎 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三次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
四川酉阳人,号国富,笔名施英。
1922年与ze等在法国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gcdzg,任中国旅欧支部书记兼法国组书记。
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次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工委书记,曾主编〈政治生活〉周刊,并在天津、唐山等地领导工人运动。
后到上海领导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代理江苏省委书记。
7月19日在上海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
yh 湖南长沙人,字云锦,又名霞。
md夫人。
早年追求革命趔,在长沙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
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转入gcdzg。
曾在中国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md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极仓一带坚持秘密革命工作。
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1月14日在长沙英勇就义。
邓恩铭 gcdzg创始人之一。
贵州荔波人。
水族。
1921年春与王尽美等在济南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同年7月参加gcdzg第一次僵代表大会。
1922年赴莫斯大林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同年回国,参加中共"二大",曾任青岛市委书记。
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日商沙厂工人大罢工。
后任中共山东地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
1928年12月有济南被捕,曾两次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