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 晋国第九任国君: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 迁都于绛
晋国第九任国君: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 迁都于绛
人物生平
晋穆侯,亦作晋侯邦父,姬姓,名费王(亦作弗生、王),是晋献侯之子。晋献侯十一年(公元前812年),晋献侯去世,费王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穆侯。
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齐国的宗室女子姜氏为夫人,史称齐姜。
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正在齐姜怀有身孕时,晋穆侯接到周宣王的命令,让他率军随王讨伐条戎,没想到晋军却惨败而归。晋穆侯深以此战为耻,适逢此时齐姜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晋穆侯便为他取名为“仇”,并立其为太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
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与北戎在千亩(今山西安泽北)交战,晋军一战击败北戎,大获全胜。此时齐姜生下第二个儿子,于是晋穆侯便为他起名为“成师”。
晋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殇叔自立为君,史称晋殇叔。太子仇出国逃亡。晋殇叔四年(公元前781年),太子仇率领其同党袭击晋殇叔而自立为君,是为晋文侯。
为政举措
迁都于绛
据《晋国史纲要》记载,晋国在晋穆侯时迁都于绛。晋穆侯是从什么地方迁到绛?晋国的第一个都城在哪里?绛在今天的什么地方?至今都是一大公案,史学家只能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描绘出一个大概的轮廓:晋国最早的政治中心是在翼城附近,而绛可能是位于浍水中下游(今天马—曲村遗址一带)。翼城位于太岳山下的高地上,交通不便,随着晋国疆域的扩大,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平坦开阔的浍水中下游,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和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趣闻轶事
对于晋穆侯为两个儿子起的名字,当时的晋国的大夫师服曾预言说:“君王给孩子取的名字,真奇怪啊!太子叫做仇,仇是仇敌的意思。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大名号,是成就他的意思。名号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物本身却有客观规律。现在嫡子跟庶子取的名字正相反,这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后来,晋国果然发生长达数十年的内乱。
墓葬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铭是另一夫人杨之墓。从宝鸡杨家村发现的周宣王四十二年佐鼎得知,姬姓杨国之封已到晋穆侯临终,故杨的婚嫁在晋穆侯在位后期,她生存到晋文侯在位的时期。
晋穆侯墓中,随葬物品丰富,其中有套“楚公逆”的8件编钟,上有铭文,记载“楚公逆为纪念祖先出征,有所俘获,作此编钟”等内容。
楚国的东西怎么会跑到晋穆侯的墓中?专家分析说,依据《史记·楚世家》相关记载,楚公逆在位的时间和晋穆侯几乎相当,当时两国的关系不错,可能是楚公逆将编钟作为礼物赠给晋穆侯,晋穆侯非常喜欢,死后亦拿来陪葬。
大夫人齐姜墓中出土一件“玉串饰”,但玉器不是很多;二夫人则不然,由墓中出土的玉器来看,她平生就是一位玉器收藏家,不但有当时的玉器,还有商代的玉器,这说明二夫人在世时喜爱收藏前代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二夫人杨应该算中国收藏史上较早、收藏较富的藏家。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家族成员
父祖
祖父:晋僖侯
父亲:晋献侯
弟弟
晋殇叔
妻子
夫人姜氏,齐国女子。
儿子
晋文侯
曲沃桓叔
相关文章
- 楚国 楚国第二十四任国君:楚康王熊招简介,楚康王是怎么死的?
- 楚国第一任国君 齐国第十任国君:齐文公简介,厉公之子,在位12年
- 鲁国三桓 鲁国第十七任国君:鲁君子斑,即位两月后被庆父杀死
- 楚国第一任国君 韩国第一任国君:韩景侯简介,受封诸侯 正式建立韩国
- 楚国第一任国君 楚国第一任国君:熊绎,发展生产 扩大疆土
- 楚国第一任国君 晋国第十任国君:晋殇叔简介,晋穆侯之弟
- 赵国历代国君 赵国第一任国君:赵烈侯简介,赵献子的儿子,在位9年
- 楚国第一任国君 卫国第二十五任国君:卫献公的生平
- 楚国第一任国君 宋国第十九任国君:宋桓公简介,宋桓公的孙子都有谁?
- 三家分晋 晋国第九任国君: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 迁都于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