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张仪和屈原 陈轸和屈原谁看出的张仪的诡计
陈轸和屈原谁看出的张仪的诡计
陈轸识破张仪的计谋。
扩展资料:
陈轸,战国时期齐国人,纵横家。
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
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
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
陈轸与张仪都是纵横家,不巧的是,两位都到了秦国,同在秦惠文王手下办事。
作为纵横家,最重要的是得到国君的赏识。
于是两人纷纷争宠。
张仪担心陈轸抢走自己的饭碗,于是说陈轸打算离开秦国,投靠楚国。
秦惠文王一听,很生气,立刻找来陈轸,问是怎么回事。
陈轸不但没有否认,还将计就计说我是有这个打算,其实不仅仅是张仪知道,连路人都知道我想去楚国。
秦王觉得奇怪,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轸说,当年伍子胥忠于吴国,所以天下人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臣子;曾参侍奉其母,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也有这样孝顺的儿子。
如果我陈轸不忠于秦,楚国怎么会想得到我?我这样忠于秦王,尚且被您怀疑,只好投奔楚国了。
秦王一听,好吧,看来我错怪你了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陈轸百度百科_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