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再见,哈利·波特
再见,哈利·波特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篇凑热闹的口水文;也许,那些不喜欢哈利·波特的人会跳过这篇文章;也许,对于很多没怎么读过哈利·波特系列的人来说,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词汇看起来像是最近流行的“火星语”......其实,我们真正想说的,是一件谁都肯定会面对的事情:告别。麻瓜世界的告别,不是挥挥魔杖,说声“一切皆空”就能解决的。
这一场伤心,没有输赢
“今天下午,我结束了哈7。昨天晚上开始我就已经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忧伤。过去从来没想过一本书可以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不是因为情节,而是因为要告别哈利·波特。
终于还是结束了,虽然知道有这么一天,虽然知道这一天会让自己很伤心,我反复将1-7的哈利每本都看了不下20遍,并且丝毫没有厌倦。这是我至今唯一、也是这辈子唯一会反复读这么多遍的小说。很多人嘲笑我,对一本神话故事这么痴迷。我不生气,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也根本不需要明白哈利对于我们的意义。”
这是一位资深哈迷写在自己BLOG上的一段话。相信它一定代表了很多哈迷的心声。10年的时间,让《哈利·波特》系列不再是一套书。它是欢乐的源泉,情感的寄托,灵魂的收容所。
现在,它就这样戛然而止。大团圆结局也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罢,恶有恶报世界和平,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我们不是不喜欢《哈利·波特与死圣》的结局,只是无法接受已经结束的事实。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后来,一个叫刘镇伟的导演把它改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为什么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因为这超出了能力范围。我们谁也没有能力让J·K·罗琳接着写第8部。因为她在写完第7部之后大哭一场,说“我终于解脱了”。
有人说,哈利·波特系列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神乎其神的魔法;有人说,这套书教会了孩子要勇敢面对挫折,相信爱和勇气能战胜一切;有人说,哈利·波特的成功其实是商业运作的结果;有人说,哈利·波特是比007还要酷的偶像......“哈利·波特”就像一个百宝箱,每个阅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魔法,友谊,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甚至是数不胜数的俏皮话。
很多年前,一种叫“三维立体画”的东西曾风靡一时,这些画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些图形,或者一片麦田,但看着看着,突然就会发现图案下面隐藏着另外的世界:也许是一个人的脸,也许是一句话。“哈利·波特”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看第一遍时,注意力会全部放在哈利·波特这个小四眼儿身上,因为他是绝对的主角,作者在他身上着墨无疑是最多的。但在第二遍、第三遍甚至第N遍的阅读之后(相信没有人会只读一遍),隐藏在哈利·波特之后的世界就会显现出来,而这个世界,也许才是“哈利·波特”系列最迷人之处。
哈利·波特成为救世之星并非主动的选择。站在厄里斯魔镜(魔法世界中的一面镜子,可以让人们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前面的他,看到的场景是和爸爸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相信很多人都想站到厄里斯魔镜面前吧,那样就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邓布利多(魔法学校校长)曾经说过,这面镜子可以让人愉快,但也有人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最后自我毁灭。
哈利·波特最终没有牺牲,他和金妮结了婚,还生了3个孩子。在送孩子去魔法学校的站台上,他看到了当年的同学马尔福。那个曾经满头金发的英俊小男生(虽然是反派,但不可否认,他很英俊),被罗琳写成了“已经有点秃顶”。
也许,J·K·罗琳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童话结束了。

为了告别的聚会
对待无法改变的事情,解决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放弃,二是接受。但接受并不意味着不会痛苦。永远与分离和告别如影相随的是痛苦。处理分离和告别,几乎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的课程。如果可以,就从与哈利·波特分离开始学起吧。
10年前,哈利·波特推著行李车穿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登上霍格沃兹特快列车。从这一刻起,他走进了未知的人生。10年后,当我们从书上和电影中再次重温这一幕,百感交集。
无论如何,不如创造一个小小的仪式,让自己与哈利告别。请先说声感谢。感谢这个陪伴了我们10年的伙伴,感谢J·K·罗琳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感谢从书中学到的一切,感谢这10年里一切的欢乐和幸福。然后,试着说声再见,故事要走它自己的路,人也要走自己的路,总是要在某个时刻学会独自前行的,不管是否出于自愿。J·K·罗琳说:“现在是告别的时候了!只有告别,才有前行和开始!今后,你们的心中会出现冰块,你们要面对比童话复杂得多的生活地形。今后,书中的那些美德、爱和信念,不再是骑着扫帚向你们飞来,而要你们自己从心里把它生长出来,从包围你们的那些复杂地形和冰块的缝隙里生长出来。”
有人说,时间是良药,最终会帮助我们对一切痛苦免疫;有人说,从分离中解脱的最好方法是寻找替代品,发掘新的情感寄托,反正到最后殊途同归。是啊,陈奕迅的《十年》怎么唱来着:10年之后才发现,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我们选择美食、选择工作、选择音乐、选择电影、选择服饰、选择聚会、选择各种拆解、重构心理依恋的事物,也许只是在转移补偿我们正在经历的心理丧失。如果生命就是为了告别的聚会,那我们为什么不让这样的聚会一次比一次更精彩呢?
- 上一篇
天下中考文言文答案七年级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类型:初三试题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课外文言文 一 目录 1.赵襄主学御…………………
- 下一篇
lost rivers 英语谚语:Money is often lost for want of money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Mo ey i ofte lo t for wa t of mo ey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Mo ey i ofte lo t for wa t of mo ey中文意思:往往由于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