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出自谁 历史有哪些惊人的相似
历史有哪些惊人的相似
古代王朝对西域的屯田政策,与如今新中国在新疆的建设兵团,如出一辙。
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众所周知,汉朝在打通河西走廊之后,已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自从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汉武帝与众位大臣孜孜不倦的探索着,面对着广阔的西域,富饶的土地,众多的城邦,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汉朝开创了一种“不讲理”的拓土方式。

就是种地。
从此,种地作为中国人最为牛逼的生存技能之一,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汉朝在西域最早的种地,始于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于尉犁屯田,但是规模比较小,仅仅是用于供应使者粮食,后来发现,咦?这儿的土地还挺肥沃的,种出来的粮食也好,于是后面开始有目的的大规模的屯田移民,延伸到了轮台,南到若羌一带。
到了汉宣帝时期,为了完成西域的统一,又开始继续在车师、赤谷城(今伊犁地区)屯田,到建立西域都护府,广袤的西域大地上,已经处处可见肥沃的农田。
地种多了,粮食就有了,蔬菜也有了,生活好了,人也就能安定下来,同时也保证了军队的后勤补给,没有什么方式比这样的移民和开拓疆土更加有用和高效了,相比之下,只靠武力去征服,打下来守不住的那些看似强大的势力简直弱爆了。
其实从公元前那个春天,在西域这片土地上,洒下第一颗作物的种子开始,新疆这片土地与中原王朝,就有了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怀,有了维系彼此关系最好的纽带。
从此以后,分分合合,西域,有时回来,有时离开,但是中原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的屯田政策,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被每一位皇帝统治者,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物换星移,转眼间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又一次回归。
就在这时,熟悉的驼铃声又一次响起,沿着河西走廊,一辆辆汽车,人潮汹涌,载着历史的使命与新的希望,人们又一次从中原大地奔向了西域这片伟大的土地,荒废的农田又一次看到了新绿,仿佛又看到了古人在这里辛勤劳作,春种秋收的忙碌身影。
历史的轮回在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