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评论说说习马会有何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结合评论说说习马会有何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习马会”的六大历史性意义
一、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949年以来,两岸曾经长期对峙隔绝,给无数家庭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是一段民@族辛酸史。
然而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挡不住两岸同胞对家人团聚的热切期望,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冲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
近30多年来,两岸同胞交往互动日趋频繁,各领域交流合作稳步推进。
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领导人会面条件渐趋成熟。
两岸领导人会面得以实现,来自于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可以说是两岸民@心@所@向,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所趋。
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肯定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加强沟通对话,扩大两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岸民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
这一重要共识,为两岸同胞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基础、途径和目标,对两岸关系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会面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迈出了两岸高层互动往来的关键性一步,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
此次会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今后两岸各层级的交流互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力。
这也充分说明,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完全能够通过建立和加强高层沟通,增进互信,明确方向,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
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促成了1993年4月两@会领导人“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协商谈判。
2008年5月,两@会互致函电,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近9年的商谈。
2014年2月,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实现负责人互访会面。
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两岸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加,各领域交流合作空前发展,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条件。
“九二共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其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清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关系。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针对岛内一些人竭力否定“九二共识”,并将此曲解为所谓的“国共共识”,习@近@平指出,“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
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
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这一郑重表态,既厘清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又体现了对台湾各政党、团体一视同仁的态度。
会面中,马英@九对“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也进行了回顾,明确表示,“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方对意涵表述的内容完全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
因为这是台湾现行规定所不允许的。
两岸领导人共同对“九二共识”的确认,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有利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和台海和平稳定。
三、坚定了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这是两岸同胞在经历了几十年台海紧张动荡后所作出的正确抉择。
当前台湾社会深刻变化,政治纷争不休,影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未来两岸关系的路要怎么走,是沿着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前行,还是重蹈“台@独”挑起紧张动荡的覆辙,攸关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攸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
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两岸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两岸同胞应该倍加珍惜和平发展成果,彻底化解两岸敌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
这为两岸同胞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针对岛内有些人在两岸发展道路不同和社会制度差异上大做文章,质疑两岸关系,习@近@平强调,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历史去检验,让人民来评判。
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
与此同时,习@近@平还对台方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积极回应,展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广阔前景。
反对“台@独”,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前提。
习@近@平明确指出,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对此,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坚决反对。
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
两岸领导人通过对两岸关系66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尤其是对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表明了两岸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极大地提振了两岸同胞对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
四、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扩大和深化
以民为本,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也是对台工作的基本遵循。
习@近@平指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要增进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只要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两岸双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办好。
针对台湾同胞关切的问题,习@近@平明确表示,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
两岸可以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发挥好各自优势,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两岸同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对货物贸易、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台湾同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等问题,都表达了我们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我们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的善意和诚意。
鉴于多数台湾同胞还从未来过大陆和台湾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习@近@平表示,我们热诚欢迎台湾乡亲来大陆走走看看,参与到两岸交流的大潮中来。
要为两岸青年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好条件,使两岸基层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这充分体现了对基层民众和青年朋友的真诚关爱和殷切期望。
此次会面中,双方同意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深化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融洽同胞亲情,促进心灵契合。
这些共识将为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协商谈判注入新的动力。
五、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习@近@平指出,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两岸同胞的最大公约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相信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
马英@九也表示,两岸同胞应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胜利70周@年,这是我们民@族付出巨大牺牲才赢得的胜利。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双方都表示,两岸史学界要加强交流,两岸同胞要弘扬抗战精神。
双方都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相信,这一重要共识,必将奏响民@族团结振兴的主旋律,激励更多两岸同胞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强大精神动力。
六、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部事务,同时又受到外部势力介入。
台湾海峡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亚太地区的热点,这不仅是两岸同胞不堪回首的一段伤痛历史,也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局势保持稳定,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赞扬。
当前,世界还不十分安宁,局部地区和一些国家的内部对抗冲突时有发生。
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冲突纷争,是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两岸领导人会面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马英@九也表示,应对外展现两岸关系可以由海峡两岸和平处理,同心协力,为两岸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表明,尽管两岸之间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但只要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对话沟通、平等协商的方式,两岸之间就没有解不开的结、过不去的坎。
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双方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可以创造以和平方式解决重大难题的最佳范例。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齐心奋斗。
两岸关系的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牵动亿万人民的心。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努力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