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现状 台湾与朝鲜战斗力谁强
台湾与朝鲜战斗力谁强

台湾与朝鲜战斗力谁强
没有中国或者其他国家介入,最多半年推平朝鲜
朝鲜战斗力
很多人都知道北朝鲜军队叫做“人民军”,但若按全世界对正规武装力量的评判标准,“人民军”只是北朝鲜军力的核心战斗力部分。北朝鲜军力除了“人民军”外,还有一支具相当正规水准的“工农赤卫军”,以及一支超过全世界任何民兵组织训练标准的“青年红卫兵学员”。
◆ 工农赤卫军
“工农赤卫军”原称“工农赤卫队”,于2010年10月10日更名为赤卫军。
“赤卫队”这个名称最早可上溯到金日成1945年返朝后,第一支金氏武装的用名。当时朝鲜北部地区的武装力量还有曹晚植领导的“自卫队”,和玄俊赫领导的“治安队”两支武装。后在苏军的帮助下,苏军占领当局以解散北朝鲜武装为名义,解除了另两支武装,将金日成的“赤卫队”扶佐成了现在的“人民军”。
在韩战结束之后,金日成又于1959年1月14日再次重建了“工农赤卫队”。此时重建的赤卫队,也就是现在的赤卫军,名义上是以全民防御的民兵组织为性质。但从建军体系上来说,
·赤卫军有着与人民军相同的明确隶属关系,同属北朝鲜国防委员会指挥;
·有与正规军相同的指挥机构、战斗序列;
·武器装备上,除坦克、导弹等重武器外,一律等同于标准陆军;
·亦执行等同于正规军的作战条例、训练大纲。
——这都使这个所谓民兵组织的“赤卫军”,其成军标准完全达到世界上多数国家正规陆军的标准,也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准军事组织,如预备役、民兵等。再加上北朝鲜常年备战,常年按照战争环境实行军事训练,赤卫军的实战能力和实经验甚至远远超过了不少国家的正规陆军。
现外界对工农赤卫军的规模估计,也是资料矛盾最大,最模糊的一块。有资料认为其规模为350万(全训兵力),也有资料认为规模达600万(实际总兵力)。
但比较明确的是,赤卫军最大服役年限为(男子)60岁;兵源由工人、农民、退役军人、基层干部等组成;战斗单位最大为旅团(旅级),下依次为联队(团级)、大队(营级)、中队(连级)、小队(排级)。
◆ 人民军
北朝鲜人民军辖陆军、海军、空军、炮兵指导局、特种作战部队,共五个军种。
其中,“特种作战部队”不是大众概念中的“兵种”,而是一个独立的军种。“炮兵指导局”也并不是名称上理解的机关单位,也是一个独立的军种,类似于中国大陆的“第二炮兵”。
·陆军
北朝鲜人民军以陆军为核心,金正日时代北朝鲜正式推出“先军政治”,金正日将陆军定义为“陆军第一”。
现北朝鲜陆军规模保守估计已达120~130万以上,单是陆军规模即超过中国解放军(不含武警)陆海空及二炮总兵力之和。陆军合计(至2010年估计)编有24个以上的军团,200个以上的师团和旅团,其中70%以上为机械化步兵师/旅或装甲部队。总规模的70%以上常年保持齐装满员的战备状态,并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其陆军作战思想尤其强调,快速、机动、重火力(炮兵)打击。
·空军
北朝鲜空军为人民军第二大军种。但受限于武器装备和经济条件,其空军战斗力实际逐年衰退。
不过北朝鲜自金日成刚建国,甚至尚未建国准备发动韩战时起,空军就备受重视,其人员的选拔标准在全人民军中堪数第一(或与炮兵管理局并列第一)。同时北朝鲜空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相当水准,北韩全境内拥有大量的隐蔽机场,永久基地大都备有地下洞库或山体洞库,个别机场甚至建有只在电玩游戏中才可一见的地下机场跑道。至于为何装备如此落后的空军却配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后文再做评述。
依2007年资料,北朝鲜空军规模约为11万人。
·海军
相比较庞大,北朝鲜海军实力位列最末,实际只能承担有限的海岸防御和近岸袭扰任务,其兵力估计在4~6万人左右。
◆ 青年红卫兵学员
该组织亦是一支民兵性质的北朝鲜武装,兵源组成由人民军青年兵团中学的学生组成,每周至少进行4小时的军事训练及干部培训活动。
这个人民军青年兵团中学,相当于北朝鲜的军事中学,或可理解为军校的预校。这些“预校生”除了文化学习外,校内和校外的课程安排都与军事训练有关。所以对这些“中学生”兵源的要求与工农赤卫军武装又有所不同,朝鲜官方对其的定义为“随时能在必要时投入战场进行后方低危险级别的任务”。
◆ 战时武装动员
北朝鲜的战时武装动员能力也是惊人的,保守估计在全面战争时,全境可再动员80万以上受过一般性军事训练的男女兵源。再加上上述的各武装组织,这个概念相当于全部兵员占到了北朝鲜总人口(2447万)的30%。也即是说,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无法作战的人,真正的全民皆兵。
■ 军事思想和军事指挥
上述的简单描述也正是外界对北朝鲜的直观感知,海空军装备落后,陆军人数极其庞大。
自冷战结束后,尤其以美国为主所打过的若干场现代区域性战争中,大众看到的都是飞机、导弹、精准打击武器、甚至资讯武器等高科技装备频繁出镜。故对于北朝鲜这样以庞大陆军为基干的军力构成,公众自然会怀疑其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斗力。
不过事实上,海空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差,但北朝鲜军事指挥层对现代战争的研究其实从来未有过“落后”。对于如此打仗,“先军朝鲜”下的北朝鲜军事机关更是一直在研究和实践。
◆ 军事思想
首先从已知的海外实战经历看,公开的有越南战争期间北朝鲜的空军支援,包括高达200名飞行员参与越战空战,防空部队亦有两个营的单位参与。1973年中东战争中,北朝鲜空军飞行员再次参战。而其它的区域性战争中,包括支援利比亚、支援伊朗、印巴战争等,传闻都有北朝鲜“军事顾问”的身影。北朝鲜祕密军事顾问涉足历次区域性战争,始终从中学习和了解现代战争形势。
其次从军事思想看,北朝鲜在1970年代前基本奉行苏联红军的“大纵深”作战理念,强调机械化部队与装甲部队的快速穿插,类似于二战时的“闪击战”。
但从1970年代之后,或基于越南战争和数次区域性战争中的实践,北朝鲜军事思想逐步发生重要的改变。1970年11月,北朝鲜劳动党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部队作战与小部队作战、正规作战与非正规作战有机结合”的新军事思想。其特种部队(1964年10月正式组建)自1970年代后迅速扩编,对“非正规作战”的研究和实践也频繁展开。而另一方面,不仅仅单纯强调此前“大纵深”思想下装甲突击兵团的机械化,对整个陆军的机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期达成战争全线中各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再到1990年代后,基于当时北朝鲜经济的滑坡和全面崩盘,国际制裁等外交困境,北朝鲜又提出“不对称战争与非正规战争”的新思想。所谓“不对称战争与非正规战争”,就是力求避开与现代装备的敌军的正规化作战,以区域性的技术和兵力优势进行所谓“不对称战争”。为此,北朝鲜当局避开在空军战机、海军舰艇这些几乎不可能有突破的领域,独辟奇境搞出如“GPS干扰器”“袖珍潜艇”“载人鱼雷”“镭射杀伤致盲武器”,以及储备数量更多的生物、化学武器。
◆ 指挥系统
此外,由于北朝鲜几乎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中,所以其军事指挥体系相当完整,而且该指挥体系一直处于备战(甚至实际作战)的运转当中。军事指挥系统,对于军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比如文革年代及文革结束后一段时期的解放军,就曾因为多层级的繁琐指挥体系而在几次对外战争显得非常不适应,亦吃了大亏;而科索沃战争中,盟军单纯依靠海空军精确打击,打垮指挥通讯的“神经中枢”从而迫使塞尔维亚“投降”。而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亦是如此。
但此点对北朝鲜来说却有所不同。
首先从指挥体系上看,就以每年的北朝鲜阅兵为例,这种阅兵本身就是一次等同于同级别军事演习的“实战”调动。组织一次阅兵,受阅部队要从驻地调到平壤,受阅部队还要涉及各兵种各军种,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大事。就连中国大陆,现在也很少再进行这样的大阅兵了,十年一次已经动作不得了了。但北朝鲜能做到年年阅兵,甚至各武装组织轮流上阵,比如2010年的建党阅兵是人民军承担,2011年的建国阅兵换到工农赤卫军受阅,此次2012年“太阳节”阅兵再换为人民军受阅。
这样的组织,没有一个高效的指挥体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这个指挥体系,还是能够对各武装组织,对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从行政到军事到后勤都反复给予训练和实践,这是很难对付的。
其次,北朝鲜的空海军武器落后,但不等于其在军事通讯技术等方面落后。而且恰恰相反,自1970年代北朝鲜向“非正规战争”转变以来,其特种部队对南韩的渗透和实战始终在进行。在化整为零的小股部队作战,“各自为战”方面,北朝鲜是积累实践经验的。
■ 北朝鲜的战力评估
北朝鲜的军事实力,当今世界比较公认的是“老四”。将北朝鲜视为仅此于美、俄、中之后的全世界第四大军事力量。这个排名不是简单以人数规模来排排座的,也不是如萨达姆那样“自吹自擂”吹出来的。
北朝鲜上述的这些建军和练军思想,再加上一个全民皆兵的武装国家和日常军训程度,实际上对于任何拥有高技术武器的“敌军”来说都是相当头疼的。
你精确打击它的“神经中枢”,它能够独自为战。各部队各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络,时常训练,早有预案;
你精确打击它的“能源供应”,北朝鲜本身就严重缺乏能源,各部队日常训练和作战就不依赖于后方的“能源”;
你有海空军优势,它早建有永固的工事,和你搞夜袭偷袭;
你有先进侦察装备、电子装备,它搞小股部队作战;
……
更麻烦的是,如此全民皆兵的北朝鲜并非是为了“国防”。
假如是为了国防,就以其全民皆兵的工农赤卫军就足以让任何侵略者无法立足于北朝鲜了;假如是为了国防,其兵力部署也完全没有必要大部集结于38线附近。
北朝鲜的军事战略完全基于能在短时间内,在南韩军队(及驻韩美军)来不及反应情况下,快速突破38度线击垮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北朝鲜的整个军事部署也都围绕这一战略方针进行的,
整个北朝鲜军力部署成四条战线,以38线附近为第一线,部署装备最精良、人员整体素质最高的突击部队。同时在第一线配合部署炮兵丛集,并且为炮兵阵地修筑有坚固的永备工事,可以抗击各等级的空袭。后线部队梯次部署于半岛主要交通干线附近,战时即可快速集结,以最短的时间增援第一线。
对于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作战计划和准备,北朝鲜军事机关更是仔细筹划。半个多世纪以来,北朝鲜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这些计划的制订、调整、再制订,各种预案,这几乎已经是基础功课了。
辟如近年来逐步被曝光的,据称北朝鲜长年来一直对三八线开挖数条大型地道。这些大型地道可以直接驻扎军队,坦克、军车可在其中畅通无阻。而计划便是一旦发起战争时,这些军队可由此数条地道,源源不断进行开进南韩境内作战。
这些还只是大部队的正面作战,闪击作战。除此之外,其80万的特种部队还会在战时,甚至战前就进行武装渗透和破坏。战时即使再度如1950年代韩战那样没能一口气攻下南韩,其大部队也具备化整为零的作战能力和训练准备。
所以,大众切莫只以所谓海空军的武器装备来衡量北朝鲜的战争实力。
打仗不是光靠武器装备的,人员的训练,战争的筹划准备,应对的各种战法研究,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北朝鲜没有先进的战斗机,但不等于它不知道先进战斗机的各项优缺点和软肋,不等于他想不出对应的战术战法。
越南的战斗力和朝鲜的战斗力哪个更强?
朝鲜吧。两国都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所以主要靠人去打。而朝鲜是先军政治,军队员额就比越南多。而且他的特种兵比例可是最高的。朝鲜特种兵训练也非常刻苦,不比越南的差
朝鲜军的战斗力如何?
连油都没有,重灌备整天不训练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朝鲜军队战斗力有韩国强吗?
战斗力看很多方面,朝鲜军队人数多,忠于国家意识强,军队中存在领袖思想,但是装备不如韩国,韩国的军事和科技都不是朝鲜能比的,如果朝鲜和韩国打仗,没有任何国家干涉,应该没有赢家,就像当年日本侵略中国一样,当时日本科技比中国强,但一样不能使中国灭亡。
车臣叛军的军事战斗力与台湾国军的军事战斗力谁更厉害
很难类比吧,军备上台湾好,但车臣叛军不怕死,台湾人比较怕死。如果台湾人不怕死,以台湾的目前军力,应该比车臣人战斗力高。
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的真实战斗力究竟强不强
如果没有美国干预,基本上已经统一了朝鲜半岛,当时美国仁川登陆后把进入到南朝鲜的朝鲜人民军隔绝在南方最终被消灭,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朝鲜人民军基本上已经被美国消灭,因此朝鲜人民军与韩国比较起来强,与美国比较起来弱。
朝鲜战争后期,韩军的战斗力怎样
相当不错,至少相当於志愿军2流偏下部队的战斗力
当时美国人对韩国的训练体系进行了重构,每一个士兵都要接受4-6个月的完整训练,战斗力有了相当提高
而且火力配置相当不错,这种情况下,战斗力提升很快
比如在白马山,9师就抗住了38军114师的轮番攻击
在上甘岭,2师同样表现不错,金城反击战中也是可圈可点
这样看下来,在阵地防御战中,绝不亚于华北部队,在进攻战中稍有欠缺
清朝的〝兵〞与〝勇〞谁的战斗力更强
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清朝前期的〝勇〞即“乡勇”,也是清军序列中的一种,但〝勇〞与〝兵〞相比,就是后妈养的了。雍正,乾隆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
只是到了清末,由于八旗兵的衰败,难以承担保家卫国的重任,“勇”的地位才得以提长与加强。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
朝鲜特种部队战斗力怎么样?
如果不用武器只用冷武器,朝鲜特种部队算的上全世界第4,因为不怕死,全被洗脑,外加都是硬功夫都是用命练出来的。如果用武器,排不名了。武器太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