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墙怎么是直的 墙里开花墙外香,被一个外国人炒出名气来的“神探狄仁杰”
墙里开花墙外香,被一个外国人炒出名气来的“神探狄仁杰”
原标题:墙里开花墙外香,被一个外国人炒出名气来的“神探狄仁杰”
狄仁杰何许人也?他是盛世大唐最杰出的断案神探,是武周皇朝最传奇的中流砥柱。
他伺候着历史上最不好伺候的女人,同时又见证着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传奇。他左辅武后,右助苍生,惩朝堂奸佞、除民间豪强,一生断案如神、永留人间清白,上承唐太宗“贞观之治”,下启唐明皇“开元盛世”,功参造化、名垂青史。
狄仁杰早年在科举考试中以明经及第,但因为成绩不是特别好再加上朝中无人,只被任命为汴州判佐(从七品下)。后来担任黜陟使的大画家阎立本慧眼识人,推荐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主管司法,五品),从此开始崭露头角。
唐高宗仪风年间,狄仁杰进入大理寺工作,成为全国的高级司法官员。据史书记载狄仁杰任职大理丞第一年,就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大理寺积压多年的冤假错案全部审清,判决完毕,这么多案件中,案件涉及的1.7万人,居然全部判的心服口服,没有一个再提起申诉的。。狄仁杰也因此闻名朝野。
可见历史上的狄仁杰本就是一位优秀的司法官员,只不过后来随着官职和地位的变化,狄仁杰更多展现的是自己的政治才能而不是断案才能。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狄仁杰的印象一直是“大唐名相”而非断案如神的“神探”。不过随着一部小说的出现,狄仁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

清朝后期出现了一部名为《狄公案》(也称《狄梁公全传》、《武则天四大奇案》)的小说,其作者已不可考。《狄公案》注重描写复杂的案情,艰难的侦破过程,突出狄仁杰的推理能力与智谋。
《大唐狄公案》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侦探小说。此人是荷兰友人高罗佩所写,高罗佩,本名罗伯特·汉斯·古利克,荷兰汉学家、外交官。他在重庆读到了《狄公案》之后,认为狄仁杰无论是推理能力还是侦破技巧,都远在福尔摩斯等人之上,可是中国和西方的很多人却不知道。于是高罗佩一方面将《狄公案》译成外文,一方面以狄仁杰为主角创作了小说《铜钟案》。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以狄仁杰任职大理丞时期的断案历史,洋洋洒洒几百万字,包括《迷宫案》、《黄金安》、《湖中案》等15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把他传的神乎其神,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如此一来,狄仁杰的“断案如是”的金字招牌,一下子打响了,一时间,成了断案如神大法官。所以,狄仁杰确实是真材实料,只不过缺少有人给他打广告,这是,正好碰到外国友人给他做了宣传,才得以名垂青史、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