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宪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火烧 2021-08-28 21:18:39 1103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宪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在中国何时起,“宪法”一词始具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
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以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在中国,最早用 宪法 一词表述国家根本法的文献是什么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7月,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宪法起草委员会于11月10日自行解散,所定宪法草案也随之流产。
《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12月25日,由国民大会通过。1947 年1月1日由国民党政府颁布

论述题: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基本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因为: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同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规则,更需要统一的法律制度。保持法制统一,首先要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统一到哪里?统一到宪法。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牴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牴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请讲述宪法的特点?

82宪法的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充分发扬民主
三、遵循法定程式
四、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

国家根本法名词解释

就是国家最为根本的法律
基本上有宪法,民法通则等等

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按其阶级本质可以分为那两种法?

阶级本质?晕
资本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楼主你好,答案如下:
宪法同普通法律的阶级本质是一致的,
但又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在法律方面具有特殊属性。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国把宪法定为根本大法。主要内容有:(一)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二)规定社会
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三)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 四)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
二,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宪法是我国制订的普通法律的依据。所以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
须符合宪法的规定,都必须同宪法的内容保持一致。如果普通法的内容同宪法的规定相牴触,
那么这种违反宪法的法律是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这里就必须加以修改或是废除。
三,宪法制订、修改程式的严格性。我国对宪法的指定和修改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
程式。现行宪法规定:“宪法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
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
通过。
四,宪法解释和监督实施的特殊性。既然宪法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性,普通法便不能够与宪
法相牴触,那么,该由哪个机构来确认某一法律是否同宪法的内容相牴触呢?如果牴触了该
如何处理?我国现行宪法把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修改宪法的职权
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希望可以帮到您!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普通法律作为部门法,调整的只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它规定的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就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具有的就不仅是一般的法律效力,而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牴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了体现宪法的严肃性,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数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程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