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化高句丽王城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

火烧 2023-02-15 11:16:35 1093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朝鲜,韩国,双方都声称高句丽是属于他们本国的原始民族。
高句丽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37年,由夫余人朱蒙(又作邹牟王)所建,起初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朱蒙建国后,沸流国(在今富尔江流域)来降。公元前32年,又发兵征服长白山东南(约在今朝鲜慈江道一带)。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灭北沃沮(今图们江流域)。开始了其作为一名东北地区较强大部落酋长(该部落最初成为汉朝郡县体制中的行政单位,并在随后的几百年中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王国)的历史。
瑠璃王(朱蒙子,名类利)时,因先受夫余、鲜卑攻击,将王城由纥升骨城迁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又开始发兵侵梁貊(今太子河上游)。公元22年亲率兵攻夫余,杀其王带素,将来投的万余名夫余人安置国内。接着,公元26年又通过兼并盖马国(所谓国,实际上是一个部落,在今朝鲜狼林山脉地区),杀其国王,收其地为郡县。邻近的句茶国王同年举国来降。
公元53年,宫继位(称太祖大王,或曰国祖王),隔两年攻取东沃沮(亦称南沃沮,在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后又攻取东涉(今朝鲜江原道)一部分地区,拓地至日本海,并迫使夫余称臣纳贡。为占有人烟稠密、物产富庶的辽东地区,宫及以后诸王对辽东地区扩张,先后受到东汉王朝、公孙氏、曹魏、慕容氏的多次打击,有几次几濒临灭亡。
313年,高句丽攻取了汉朝属地乐浪郡,但向南进一步的发展也受到强大阻力。369年发兵2万侵百济败还,百济于371年倾全国之力发兵北上,围平壤城,故国原王(名斯由,亦曰钊)出城拒战,中矢身亡。自宫以后至此约200年间,高句丽在发展中再度受挫。
为了重振基业,丘夫(小兽林王)继位后,将其主要精力用于内政:倡导从中原引入的佛法,统一思想;再建学校。经过十余年的治理,经济有了发展,军事实力增强。384年伊连(故国壤王)为王,次年又开始向外发展。特别是谈德(一名安,称广开土王,又名好太王)即位后,对邻近民族和地区进行兼并战争。公元427年,第20代王长寿王高巨连将都城迁徙到今天朝鲜境内的平壤地区,这也是今天的韩国将高句丽视为自己历史的原因。
隋朝时期,高句丽作为一个割据政权已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并与突厥等边疆民族政权联合,严重威胁到中原的安危。隋朝三次出兵征讨,都由于隋炀帝的昏聩指挥而失败。
隋亡唐兴,高句丽继续占据辽东燕国故地,与边疆各族联合对抗中原王朝。并向南不断进攻韩半岛上的新罗国(即现代韩国的前身,建立王氏高丽的王建,即新罗人),新罗一再向唐朝求救,唐太宗派遣使者至高句丽,以朝廷不因高句丽占据中原王朝原属地辽东地区为事例,说服高句丽不要与新罗国因为一小片领土的归属争议而破坏东北亚和平。但唐朝廷的和平努力被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拒绝。唐太宗作为东亚天下的共主,为了保护新罗,于公元644年出兵东征高句丽。这次征讨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不仅一举夺回中原王朝的属地辽东地区,还在安市城外驻毕山击溃高句丽南部褥萨高延寿率领的十五万援军。但在随后的安市攻城战中,唐军耗时太多,为免除被拖入冬季的危险,唐太宗遂班师。此次东征虽给予高句丽割据政权以极大的打击,但唐军也战死数千人,战马损失一半以上。后来,唐朝一直保持了对高句丽的攻势,并在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将高句丽灭亡。在最后的攻城战中,新罗人也参加了战斗。
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7月1日将位于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城、王陵、高句丽古墓群、壁画及贵族墓葬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高句丽王城有什么传奇故事?或王族的故事?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专案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

高句丽王城的拼音

高句丽王城
gāo gōu lì wáng chéng

高句丽王城有什么传奇故事?

关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从两汉到隋唐,高句丽一直隶属于中原王朝。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古代民族,关于其起源,历史学界纷争不断,莫衷一是。
传统的说法是,高句丽民族出自我国东北的秽貊族,秽貊人很早就生活在松花江流域。《诗经·大雅·韩奕》有“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是周宣王将韩侯封到东北松花江流域的最好证明。
有人认为,西周初年,周成王营建洛邑之后召开诸侯大会,参加会议的东北高夷是高句丽族之源。也有学者根据高句丽王族出自北扶余,而将夫余说成是高句丽的族源。还有学者根据先商出自幽燕之地,当大部分商人入主中原之后,余部留在东北,成为东北少数民族的祖先,也就是成了高句丽人之源。无论高句丽出自秽貊、高夷、扶余,还是商人,都是古代东北民族,因此,认为高句丽是东北的古代民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东北设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进行管理,这是对东北地区实行郡县行政管理之始。高句丽人居住在玄菟郡高句丽县,活动区域大体上在今日浑江、鸭绿江流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北方的高句丽已经成为汉代的编户齐民了。高句丽管理他们的户口,负责征税、征徭役,使用汉代铁工具、兵器进行农业和渔猎生产。
公元前37年,高句丽人在汉中央政权同意的情况下建立高句丽国,成为汉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由玄菟郡来管辖。作为汉朝的地方官,中央通过玄菟郡赐给高句丽王汉官服饰、衣帽和仪仗。高句丽政权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始终是一个地方政权。中原政权更迭,皇帝变换,高句丽诸侯王的地位没有变。高句丽人中一直流传着卵生、鸟图腾的传说,与商周始祖降生说相似。壁画中绘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图,使用汉字和汉晋货币。他们身上打着“龙”的印记。
高句丽政权曾两次迁都,承载其发展历程的遗蹟又储存了多少?
高句丽政权存在了705年,先后两次迁都,共有三座都城。第一座都城是纥升骨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历时40年。公元3年,迁都到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以此为都长达425年。公元427年又迁都至平壤城(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平壤)。建都平壤后的240年是高句丽走向衰落和灭亡的时期。公元668年,唐朝军队与新罗联合灭掉了高句丽。
一个存在长达七百余年的王朝为何三次迁都,专家们深入研究后发现,第一次迁都的原因是国内城一带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利于百姓生活,同时可以避免战争的威胁。第二次迁都,一方面是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高句丽向南发展的战略使然。更重要的是,高句丽王琏被东晋安帝封为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高句丽王作为晋的征东将军,既要管理高句丽的事务,又要对东方诸国进行征讨。原乐浪地区的首府平壤正是其行使正统职权的地方。
高句丽都城地区储存著大量的文物遗蹟,特别是集安国内城一带,由于作都城的时间最长,又处在高句丽政权的改革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蹟最多、最精美、最富特色。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有43处遗蹟,其中集安有42处,桓仁有1处。
集安的国内城在市区两侧,南邻鸭绿江,西靠通沟河,石砌方城,城垣周长2600多米,高处可达4米多,城门、排水设施及城内宫殿尚存遗蹟,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城北2.5公里的山上雄踞著丸都山城,石砌城墙近7公里。城内有望台、戍兵营房和宫殿遗址。一座平原城、一座山城相拱卫,形成了高句丽都城的建筑格局。
集安国内城周围现有8000余座高句丽古墓。1961年,国务院将洞沟古墓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有古墓1128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是高句丽墓葬。其中一批大型的方坛阶梯石室墓是高句丽王的陵墓。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是长寿王的陵墓,太王陵是好太王的陵墓,千秋墓是故国壤王的陵墓。此外还有一批古墓内绘有彩色壁画,内容有墓主人居家宴饮、出行、礼佛、歌舞、百戏、山林狩猎、攻城、斩俘、战争等生活场景。也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四神等神仙传说的影象。
好太王碑更是高句丽人留下的文物精粹。方柱形碑高6.39米,幅宽1.34米—2.00米。四面环刻汉字隶书碑文,原有1775字,现可辩识1600字左右。其内容记载了高句丽建国传说,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东征西讨的功业等。碑文为汉晋文言书法,是研究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文字资料。经历了1590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地矗立在集安市东北4公里处。
盛极一时的高句丽人最终走向何处,高句丽人是朝鲜族的祖先吗?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李、薛仁贵等率兵攻下平壤城,俘虏高句丽王高藏,高句丽灭亡。唐在高句丽故地设定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设安东都护府统辖,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
高句丽在发展时期,扩张到辽河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灭国之前户籍为69.75万户,人口近348.5万,其中包括大量的汉人、鲜卑人、契丹人、人、新罗人、百济人。高句丽族人约17.2万户,86万人左右。这些高句丽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据史书记载,唐朝曾两次大规模迁徙高句丽贵族及有实力者到长安、江淮一带,共有22万多人;流入新罗地区18万人左右;留在高句丽故地,即今日辽河以东地区近20万人,朝鲜半岛北部约6万人;战争中死亡近20万人。可以说,高句丽人主要进入中原和东北地区,同那里的汉人相融合,一少部分留在朝鲜半岛,同那里的居民相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高句丽政权存在时,史书记载还称其为高句骊、句丽、高丽。骊与丽相通,而句丽、高丽应该是高句丽的简称或简写。像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一样。可是高句丽灭亡250年后的公元918年,辽东人王建在开京建立高丽王朝。高句丽简称高丽与王建的高丽政权从时间上、地域上、王族姓氏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不应该混为一谈。
至于朝鲜族人,应该是李氏朝鲜建立(1392年)以后在朝鲜半岛上逐渐形成的。19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迁入我国东北,成为今日我国的朝鲜族。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说,出了五服,血源关系就淡化到了尽头。公元668年灭亡的高句丽政权,其族人早已融合到中原、东北和朝鲜半岛其他民族之中。高句丽族和今日的朝鲜族是截然不同的。耿铁华,著名高句丽历史专家。1981年东北师大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高句丽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中国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高句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好太王碑新考》、《好太王碑1580年祭》、《高句丽史籍汇要》(合作)、《高句丽瓦当研究》等。主编《高句丽研究文集》、《高句丽历史与文化》、《高句丽归属问题》等多部文集,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高句丽王朝以及历代高句丽王的名字

高句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东明圣王
瑠璃明王
太武神王
闵中王
慕本王
太祖大王(国祖王)
次大王
新大王
故国川王(国壌王)
山上王
东川王(东襄王)
中川王(中壌王)
西川王(西壌王)
烽上王
美川王(好壌王)
故国原王(国冈上王)
小獣林王
故国壌王
広开土王(好太王、永楽大王)
长寿王
文咨明王(明治好王、文咨王)
安蔵王
安原王
阳原王
平原王
婴阳王(平阳王)
栄留王
宝臧王

《资治通鉴》卷196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当时唐朝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他“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注意是“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而且人数是“殆将半矣。”所以才说是高句丽国中汉人比例接近其人口一半。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墓葬」为什么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而且高句丽王城王陵及墓葬的遗址所在是在吉林,所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墓葬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通化高句丽王城 古代高句丽王城是中国朝鲜族的吗?谁能说说它的故事?

高句丽王城离集安市内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3.9公里

起点:高句丽王城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将军路行驶800米,右转进入鸭江路

2.沿鸭江路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胜利路

3.沿胜利路行驶140米,过右侧的皇明太阳能(建设街店)约100米后,左转进入建设街

4.沿建设街行驶80米,调头进入建设街

5.沿建设街行驶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集安市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面积

中国政府启动的《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保护高句丽古蹟,于2002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2002━2020)》。规划划定了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座贵族墓葬的43处保护区。截至去年8月,吉林省集安市政府已保护性征地1111亩;1200户居民、工厂、学校和机关单位已经从保护区迁出,动迁面积近11万平方米;专门为保护与展示高句丽遗产改造和建设的各类道路系统达36公里。

高句丽王城到白城市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711.3公里

起点:高句丽王城

1.通化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将军路行驶4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集青街

2) 沿集青街行驶40米,直行进入集青公路

2.沿集青公路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集锡线

3.沿集锡线行驶21.5公里,直行进入五女峰隧道

4.沿五女峰隧道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集锡线

5.沿集锡线行驶66.0公里,直行进入江锦东路

6.沿江锦东路行驶780米,朝快大茂/通化县/白山市/梅河口市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集锡线

7.沿集锡线行驶1.1公里,朝G303/梅河口/白山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300米,直行进入G201

9.沿G201行驶4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集锡线

10.沿集锡线行驶6.2公里,朝梅河口/长春/G303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880米,直行进入集锡线

12.沿集锡线行驶6.2公里,朝大连/快大茂/G1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14.沿鹤大高速行驶4.1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5.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集双高速

16.沿集双高速行驶111.2公里,直行进入营梅高速

17.沿营梅高速行驶61.3公里,朝长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营梅高速

18.沿营梅高速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长营高速

19.沿长营高速行驶29.7公里,直行进入长辽高速

20.沿长辽高速行驶5.3公里,直行进入抚长高速

21.沿抚长高速行驶33.0公里,直行进入抚长高速

22.沿抚长高速行驶210米,直行进入金宇大路

23.沿金宇大路行驶9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新明街

24.沿新明街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盛世大街

25.沿盛世大街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南四环路

26.沿南四环路行驶19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27.沿匝道行驶670米,直行进入亚泰大街

28.沿亚泰大街行驶10.5公里,直行进入亚泰大街

29.沿亚泰大街行驶10米,直行进入亚泰大街

30.沿亚泰大街行驶2.4公里,稍向左转进入亚泰北大街

31.沿亚泰北大街行驶3.1公里,直行进入亚泰北大街

32.沿亚泰北大街行驶30米,直行进入亚泰北大街

33.沿亚泰北大街行驶380米,朝长松高速/小城子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亚泰北环立交桥

34.沿亚泰北环立交桥行驶590米,稍向右转进入亚泰北街

35.沿亚泰北街行驶3.9公里,直行进入珲乌高速

36.沿珲乌高速行驶80米,直行进入珲乌高速

37.沿珲乌高速行驶138.4公里,朝松原西/双辽/白城/G12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38.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珲乌高速

39.沿珲乌高速行驶176.8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0.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珲乌高速

41.白城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珲乌高速行驶2.8公里,在白城市区/洮南/G302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工农立交桥

2) 沿工农立交桥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丽江路

3) 沿丽江路行驶2.9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图乌公路白城南支线

4) 沿图乌公路白城南支线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金辉南街

5) 沿金辉南街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文化东路

6) 沿文化东路行驶2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白城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