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五代十国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火烧 2023-03-13 13:45:54 1113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壎是古人技法乐器,管乐器里边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国6700多年以前出现的古乐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该种乐器,那时候是将其用做打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五代十国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壎”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壎是古人技法乐器,管乐器里边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国6700多年以前出现的古乐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该种乐器,那时候是将其用做打猎用的集合人的像号角一样的工具。当时只有一个一个小3度的孔,后来就发展到当做乐器来使用。商代的时候壎已经发展到五孔,该五孔以后就成为一种正式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五孔再也没有发展,明清时代壎就失传了。

从半坡到汉唐,壎经历了由单音孔到多音孔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能表达高雅、清丽、悲壮、深沉、凄凉之意的成熟乐器,被封建帝王们封为"雅乐" 盛行于宫廷。《诗经·小雅》中就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chi)"这样的关于描写壎在古代宫廷盛典中的演奏情景。

由于壎从明代起就失传于民间,所以对二十多年前的现代人来说,相当多的人对壎是陌生的。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位名叫杜次文的北京青年男子用古壎演奏的古曲《楚歌》令所有在座的人为之惊叹,从此"中国魔笛"便成为壎的别称。从此开始引起民乐学术专家和民间艺人们的关注。

阴占中是陕西蒲城县平鹿乡的乡村音乐教师。十多年来因为喜爱古壎的音色,痴迷于壎文化的他,在自己家里设了一个手工作坊专门从事壎的研究与制作,成为陕西民间的小有名气的专业制壎人。

在这条遗留着古代文化韵味的古街上,壎已经变成了旅游商品跟陶质工艺品。但作为乐器,这些出自制陶艺人手中的壎,还不能够被称为乐器。它们只能吹出基本的音阶,不论是在音域、音色还是工艺制作上都不够规范。

1、出现于原始社会。壎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相传壎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壎。
2、简介
壎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壎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3、结构
十孔壎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式的主体。有一个吹孔、九个发音孔。主体上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

古塔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早期著名的中国塔有东汉永平十一年的洛阳白马寺浮图(《魏书·释老志》公元68年),中平五年至出平四年(188-193年)徐州浮图祠(《三国志·刘繇传》),以及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洛阳永宁寺浮图(《洛阳伽蓝记》)等等,都是楼阁式的高塔。

草市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草市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太监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就有宦官但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我国历代宦官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号称l0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000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设有管理太监的机构称“敬事房”,又谓“宫殿监办事处”。规定在督领侍下面,有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首领、大师父、师父、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如此层层节制,一级管一级.一级压一级,统治得非常严密。

炮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唐朝

市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市,原始的字义是用于交易的集市或市场的意思。
市最早出现的朝代,应该是拥有货币出现之前的夏朝或更早的时代。
... ...
市字,是个原始的单字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与其他的字词组合。
所以,市字的出现,应该远远早于官方的历史记载或教科书中,可以追朔到以物易物的时代。

级别:圣人
4月13日 15:39 中国古代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秦汉时,在京都、郡、国乃至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与居民所住的里或坊严格分开。市周围有垣墙,交易者只能由市门出入,以此限制市外交易。市门按时开闭。市中有市楼,又称亭、旗亭或市亭,管理市的官署即设于此。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市内店铺、摊贩按经营商品种类分别排列,称为列、肆、次、列肆、市肆或市列。列肆之间的通道称为隧。列肆之后还有存放货物的仓库,称为店。在市中营业的除私商外,政府也派人来出售官营手工业产品及政府所掌握的其他物资。封建政府对市的管理很严格。主管市的官吏,长安东西市为市令,其他城市为市长。市门有监门卒把守。关于市中交易和官吏的职责,秦、汉法律中的《金布律》、《关市律》等有很详细的规定。此外,汉代在边境关隘还设有关市,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驻军之处有时亦立军市。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农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定期集市比战国时期增多,以赶集方式进行交易活动。这种市集是农村之间以至城乡之间物资交换的会合点,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交易形式。
“草市”是六朝时代,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它的出现,说明商业得到了发展。
形式特征:六朝时期,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和服务设施

古体诗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

古诗是从上古时候开始的。上古有“断竹,续肉”(还有两句记不清了)的古诗。具体的情况可以参看沈德潜的《古诗源》。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
远古时代:五帝
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 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
如果说是古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应该是最早的。而五言古诗则出现在汉代。晋代后才出现了七言古诗。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多有佳作。一般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邪》等、刘邦之《大风歌》以及《诗经》的诗作,均属于古体诗。
如按照《诗经》反应的的年代推算,古体诗最早应出现于西周时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