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代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豫的下一个皇帝是谁,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火烧 2021-12-21 15:10:05 1078
李豫的下一个皇帝是谁,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我认为是个好皇帝 他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 郭暧要升平公主给他的爸爸妈妈行礼,升平公主不愿

李豫的下一个皇帝是谁,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我认为是个好皇帝

唐代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豫的下一个皇帝是谁,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他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 郭暧要升平公主给他的爸爸妈妈行礼,升平公主不愿意,郭暧打了升平公主。 公主是什么?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在名分上,她是“君”,而驸马一家都不过是“臣”,由于驸马与她“夫妻敌体”,所以驸马也沾光升级。即使在成亲的喜堂上,婚仪都要倒过来,由公婆向儿子媳妇跪拜叩头。现在郭暧居然要升平公主向公婆行民间的儿妇礼仪,升平公主可受不了啦,常跟驸马过意不去,争吵不休。 在一次家宴之后,回到房里的郭暧再次指责升平公主,在家宴上没有履行儿媳的义务,居然高坐在公婆之上。升平公主对丈夫的愤怒嗤之以鼻,反唇相讥。 郭暧两三年来一直压着的怒气终于藉着酒劲发作起来。他抬手就给了公主妻子一个耳光,恨恨地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 升平公主没想到郭暧居然敢动手打自己,更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驸马居然说出这样无法无天的话来。顿时气得脸色都变了,立即乘着公主的辇驾,直奔回皇宫去向父皇哭诉告状。 代宗李豫毕竟还是一个有些头脑的帝王,听了女儿的控诉,他沉吟良久,将事情轻重反覆掂量,然后对正在气头上的女儿说:“驸马说的,可全是实话呀,假如当年你公爹有心要做皇帝的话,谁也挡不住他,这天下,早就不姓李而要姓郭了。” 升平公主只有十四五岁,对父亲这番奇怪的话摸不着头脑,但见父亲不为自己出气,她还是哭闹不休。代宗便将升平公主的生母崔贵妃喊来,让她开导女儿。 皇宫里闹得不可开交,郭府则自公主冲府而出那一刻起,就已乱成了一团。郭子仪追问儿子及侍婢之后,得知方才儿子与公主大打出手,而且还说了一句要命的大话,顿时吓得手脚发抖。这句话的后果可轻可重,皇帝完全可以借这句话的由头,把郭家满门抄斩。大惊失色之下,郭子仪把这个不懂事的儿子捆了起来,直送进宫中,向皇帝亲家请罪。 代宗看见这个场面,不禁哈哈一笑,亲自起身,为小女婿松绑,并向郭子仪说了一句至今令人感叹的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他宽解郭子仪道:“小儿女们在闺房中几句戏言气话,我们作长辈的,何必当真?又何必去管这种夫妻闲事呢?” 皇帝亲家居然能这么轻易就放过自己,倒真是令郭子仪大松了一口气。但是为了警戒少年无忌的儿子,回到家里,郭子仪还是拿出大棍,亲自动手,要将郭暧家法处置一番。领军打仗的郭子仪力气可不小哪,何况这一顿棍子其实是打给皇帝看的,更是又狠又准。打得郭暧几乎昏了过去。 毕竟还是自己的丈夫,郭暧自己硬着不求饶,一边的升平公主可吃不消了,只好红着脸求公爹罢手,不能再打了。郭子仪当然顺杆而下,立刻放下了手里的家伙。 代宗对这场夫妻吵闹如此了结,女儿最后能够体恤丈夫,还是很满意的。因此,对升平公主和郭暧越发宠爱,每有赏赐,总是远远超出其它的女儿女婿。 等到升平公主的哥哥唐德宗继位之后,他吸取了这场“打金枝”的教训,下令修改礼仪,公主还是应该向公婆行礼恭让。升平公主经过这场“打金枝”的事件,成长了不少。 这就是著名的打金枝故事,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他是个好皇帝

唐朝李豫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豫在位期间,安史之乱被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却没有改变。杜甫写这首诗时是广德二年(764年),当时虽然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是还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以及最严重的吐蕃人入侵的问题,国家依然处于危难之中,杜甫悲痛欲绝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

历史上《新唐书》对李豫的评价说:“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认为他有一定能力,是个合格的皇帝。而在《旧唐书》中,作者在论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为之后,竟然得出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

开元十四年十月十三日(726年11月11日)生于东都洛阳上阳宫,初名李俶。当时,父亲唐肃宗李亨为藩王,母亲吴氏是他的妾室。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父亲李亨被立为太子。数年后,十五岁的李俶封广平郡王。天宝元年(742年),长子李适出生。天宝五载(746年),娶崔氏为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祖父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李俶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四月被立为皇太子。

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

次年,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东部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

吐蕃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立李承宏为帝,河西走廊亦被吐蕃占领。代宗迷信佛教,造金阁寺于五台山,铸铜涂金为瓦,所费巨亿”,朝廷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宫中传出代宗生病的消息,结果一病不起,不到十天就无法上朝。五月辛酉(6月10日),下达了令皇太子李适监国的制书,当晚即在紫宸殿驾崩,享年五十三岁。

死后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太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

由于李豫平定安史之乱,有不世之功,其庙号原议定为世宗,但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最终定为代宗意为世代。

扩展资料:

纵观代宗李豫一生,先是在安史之乱中,收复长安、洛阳。继位后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使当时的经济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在用人方面还算知人善任,也比较能和大臣们处理好关系。

而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和功臣郭子仪之间的轶事典故:

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夫妻发生口角,郭暧骂公主:“仗恃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就任意轻侮别人,我的父亲不是不能当皇帝,只是嫌弃,不愿当罢了。

公主一听,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生气地叫着,立即坐车奔向宫中,向父亲哭诉。代宗说:“这是你不知道了。确实如此,假使他要做皇帝,天下难道还是李家所有吗?”

代宗因此流下眼泪,但命公主回去。郭子仪知道这事以后,关住儿子,自己进宫向代宗请罪。代宗召见他,宽慰老亲家:“谚语说:‘不痴不聋,当不了阿翁’,孩子夫妻间的事,哪里值得听呢。”郭子仪父子临走,代宗还送了些礼物。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就算结束了。

但是只凭这一点,可以看出,倒是豁达之人。升平公主和驸马郭暧的故事后来被演绎成著名的戏曲《醉打金枝》(想必大家很熟悉吧),代宗在其中就是一副胸怀宽广的明君形象。

总体来说在唐朝当时的局势下,能使得社会稳定,并出现中兴局面。说明代宗是个合格的皇帝。

至于被人诟病藩镇割据,因为自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便是大唐帝国的三大支柱之一,和中枢的南衙(朝堂官僚集团)北司(控制中央禁军的宦官集团)一起,互相平衡制约,切实有效地维护了帝国统治百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楼

李治下一个皇帝是谁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李显即位:

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殡天。武后废帝主政,不久便将自己的三子李显扶上皇位。唐中宗李显登基后,贪图逸乐,不思国政,竟公然扬言要将李家天下送给韦皇后。

武则天闻听后勃然大怒,立刻废去李显的帝位,将其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李显黯然离去后,新登大宝的唐睿宗李旦惧怕武则天的威势,没做几天皇帝便主动提出禅让王位。

请母后执政的意愿,苦心经营多年的武则天自然不会推辞。数日之后,在百官朝贺声中,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终于登上了她人生的巅峰。

扩展资料

李显即位的原因:

武则天当上皇后并不满足,她废掉了以前的太子李忠,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立为太子。但是因为李弘为萧淑妃的女儿求情,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

后来,李弘忽然死了。武则天又立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喜欢练武,天资聪明,李治非常喜欢这个儿子。

但是武则天对权利非常的渴望,所以她担心李贤会成为自己掌权的一个障碍。于是,她找了个借口将自己的儿子李贤贬出了京城,后将他赐死。

武则天最终决定将儿子李显推上太子之位,这个儿子生性庸懦,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傀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中宗

唐代宗李豫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上对代宗李豫的评价,向来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昏君",有人说他是"贤君"。新唐书中评价说:"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认为他有一定能力,是个合格的皇帝。而在旧唐书中,作者在论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为之后,竟然得出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

唐代宗,初名俶,唐肃宗长子,是唐王朝第八位天子,他十五岁封为广平王,三十一岁为天下兵马元帅,三十三岁被立为皇太子,三十七岁时父皇肃宗李亨晏驾,始行监国之令,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是为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驾崩,在位十七年,享年五四岁,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谥号睿文孝武皇帝,传位于唐德宗李适。 他参与预谋军国大事七年,主持朝政十八年,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急剧变化的历史年代,当时唐王朝轻历着三大转折,一是由统一的我中央集权走向分裂割据,二是阶级矛盾由缓和逐步走向激化,三是唐帝国对周边诸族由主动进攻走向被动挨打。 唐代宗面临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犯上作乱的安史精兵,天下莫及,唐王朝临时拼凑起来的抵御军队,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交战连连败北,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两京,宗仓皇出逃入蜀,安禄山、史思明相继称帝立国,大有取唐而代之之势,经过数代人努力而营造的唐帝国大厦,有动摇倾覆,毁于一旦的危险,因此,千方百计地平叛,稳住政局, 保住大唐的江山,实为当务之急。 二是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由于受宦官的梗阻,唐廷未采纳郭子仪和李光弼联手捣安。史巢穴之策,到了最后不得不采取对安。史残余势力用招降姑息的办法,使其仍然盘踞在河北故地,形成日后的河朔三镇,名为藩臣,实不听命,日益骄横,其他各地方镇亦皆效尤,大小方镇扩廷内地,兵骄逐帅,帅强叛上,邀命于朝廷, 藩镇跋扈,日甚一日。 三是强大起来的吐蕃,,乘朔方、河西、陇右、北庭诸镇边兵应征内调平叛,西北边防空虚之机,尽取河西、陇右之地,不时威胁京师长安的安全,吐蕃侵忧刚刚了结,接着回纥又在唐廷叛将仆固怀恩的勾联下,在西北边境为患。 四是皇帝身边的宦官恃功专权,手握禁兵,严重威胁皇权,前线将帅的军事指挥,常常受其制约,朝臣亦感不安,这种情况加剧了最高领导集团的权力角逐。 五是无载为相,弄权舞智,恣意不法,贿赂公行,奢侈无度,致使朝政败坏,谏路不通。 六是黄河中下游,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事不断,常年用兵,政府开支激增,财政出现危机,旧的田制、税制无法推行,急需寻求新的理财办法,解决财政困难,平稳物价,缓和阶级矛盾。 唐代宗住持朝政多年,从政绩上看,有功也有过,但总的看功大于过,基本上应该肯定,他的功和过,受到他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他的一生多彩多姿,,既有弛骋疆场,威武状观的经历,也有政治舞台上角逐的风风雨雨,他又以多情的天子著称于唐代诸帝。 唐代宗的一生经历,是大唐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大的一面历史镜子,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耐人寻味反思,着眼未来,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唐代宗李豫皇后有几个

唐代宗李豫是李隆基的孙子,于公元762年登基一共在位18年庙号代宗。历史上记载代宗李豫有两个皇后,一位是睿真皇后沈氏,一位是贞懿皇后独孤氏,现在小编就来介绍这位睿真皇后沈氏,睿真皇后是唐代宗李豫的结发之妻,话说代宗对沈氏宠爱有加,第二年便生下了未来的德宗李适,下面小编就来郑重的介绍一下这位唐代宗的皇后睿真皇后。

睿真皇后,沈姓,名字生卒年不详。吴兴人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母,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后追尊为皇太后。 浙江吴兴(今湖州德清人),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皇孙仓皇出逃,李亨李豫李适自然都在其中,而诸皇子皇孙的妃妾及一大群皇亲国戚却被遗下未及逃走,被叛军俘获,从西京长安劫掠到东都洛阳,其中就有沈氏。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关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但并没有明确沈氏的名分,也没有把她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沈氏从此失踪。 李豫即位后,于广德二年(764年)立长子李适为皇太子,同时下诏寻找沈氏。虽派人到处寻访,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其间经常有人声称自己是沈氏,比如有个尼姑就曾谎称是太子之母,但后来都发现是冒名顶替。大业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于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在含元殿具册`立牌`上皇后朝服,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为了寻找生母,德宗李适采纳了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多方查找,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找到了,长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与之在宫中有所接触,诱于名利而行冒充之举。德宗左右都很气愤,纷纷请求对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从此之后,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长子顺宗即位并于七月后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寻访沈氏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仍无音讯,有司建议予以停止,同时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纵观沈后一生,命运多艰,屡遭离乱,结局更是千古之谜,故而小说家多有臆造之举,更有许多地方的尼庵留下了沈后在此出家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

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 揭秘痴情帝王唐代宗

关于唐代宗李豫的评价说法各不一,有说是昏君,有说是明君,在文献资料记载中李豫有着很高的评价,不仅对其人品,还是对其能力都有着高度评价,特别是旧唐书中,一句“古之贤君,未能及此”这简短的8个字是对唐代宗一生的肯定。

先来看看唐代宗的资料。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先帝驾崩后登基成为唐代宗。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除去奸臣李辅国,平定了安史之乱,在为政举措上对政治进行了大改革。在政治上,唐代宗李豫改革槽运,改革盐政,改革粮价;但是在军事上他反了个大错就是姑息余孽,这对唐朝后期有很大的影响。 唐代宗李豫当了17年的皇帝,这段期间他走的一直是温和路线,执政期间没有出现滥杀无辜的不良记录,历代皇帝中谁能不被利益奸臣迷惑双眼而做出错事呢,从这一方面唐代宗李豫就很不错了。在用人方面,他知人善用,善于纳谏。为人方面英明豁达,胸怀宽广。曾有一个典故"不痴不聋,不为家翁",讲述的就是唐太宗李豫。李豫将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一日公主和驸马吵架,郭暖很生气就说仗着你爸爸是皇帝了不起啊,我父亲还不要这个位子呢。公主很生气就找唐代宗告状。事后郭子仪带着儿子负荆请罪,唐代宗说了一句话"不痴不聋,不为家翁",意思是不装聋作哑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婆婆,足可以看出唐代宗的气度。 唐代宗被称为是痴情帝王,大唐第一多情天子,他一生的情给了他的皇后,一个是沈氏一个是独孤氏。沈氏是唐代宗的结发妻子,两人于741年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相敬如宾,两人生有一子。唐代宗对沈氏很是宠爱,结婚10多年还是很恩爱,后安史之乱爆发,夫妻两人在战争中失联,唐代宗登基后寻找发妻10多年之久,皇后之位一直为沈氏而留,对后宫佳丽不闻不问。 直到多年后,遇见了独孤氏,两人成婚并且生有一儿一女,但是始终都没有立为皇后,他对独孤氏也是敬爱有佳,情深一片。 关于唐代宗李豫是一个好皇帝吗?揭秘痴情帝王唐代宗,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唐代宗李豫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不仅人品好,性格好,工作能力强,对爱情更是坚贞不移,实为一个难得的明君。

唐代宗李豫简介 唐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是一个(26)唐代(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