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郎昆照片 刘岩个人资料,刘岩个人资料
刘岩个人资料,刘岩个人资料
刘岩,1982年出生,中国青年舞蹈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专业博士。“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奥运会开幕式中唯一独舞《丝路》的A角演员。
2001年获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银奖,2002年获全国舞蹈电视大赛铜奖,2003年获桃李杯舞蹈大赛银奖,2004年她以独舞《胭脂扣》获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5年,以独舞《桔子红了》获“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6年出席春晚,与杨丽萍、谭元元共舞《岁寒三友》之红梅。2007年又在中国“文华奖”中,以主演舞剧《筑城记》和《红河谷》荣获双奖;同年,代表中国参加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获金奖第一名。
早年经历
刘岩的父亲是呼和浩特的法官,母亲是医生,爷爷奶奶为其起名为“岩”,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像高山和石块一样坚挺、屹立不倒。1985年,3岁的刘岩开始学美术,后又学小提琴。
1991年,到内蒙古歌舞团跟着白莹老师学习舞蹈。不久,在老师的建议下报考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专业学习。9月份收到入学通知书。
1993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到大学,其中,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6年,毕业之后报送到舞蹈学院的中国古典舞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做职业舞者6年。
演艺经历
1996年 《三国演义》饰演吕雯
2002年,参加“荷花杯”舞蹈比赛同时安排张云峰为编舞老师,凭借改编自李碧华小说的舞蹈《胭脂扣》荣获第三届全国“荷花杯”舞蹈比赛银奖。
2003年至今任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
2004年,在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以原创舞蹈作品《胭脂扣》,荣获表演金奖。
2005年6月,刘岩的《水中月》获CCTV杯电视舞蹈大赛银奖。
2006年,春晚中与杨丽萍、谭元元共舞《岁寒三友》之红梅。
2008年,奥运会彩排时受伤。受伤后,成为北舞的教师,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典舞手部动作与印度古典舞手部动作比较研究》。后来,她将这方面的研究扩展,有了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她研究了中国聋人的手语、佛教手印、京剧以及梨园戏手部动作等三大体系。从手部舞蹈研究古典舞,这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2009年复出。3月,获得由第二届“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公布的“中国年度舞蹈最佳表现女演员”奖,导演张艺谋和歌唱家宋祖英为她颁奖;6月,刘岩参加了2009“舞梦童圆”中华舞蹈爱心行动的启动仪式,同时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2010年,报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3年5月12日,在《舞林争霸》的总决赛中担任评委。
2014年,回到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古典舞专业和编舞专业的学生开班授课,而其课程主题,正是她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社会活动

建立基金
2010年3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刘岩文艺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资助贫困地区小学的基础艺术教育,以及帮助部分孤儿和农民工子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舞蹈艺术。在北京市房山区儿童福利中心和通州光爱学校开设舞蹈培训课,是“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最初的工作。
2010年12月17日,“为梦想插上翅膀——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慈善拍卖会”在京举行。
舞善之行
发起“2011舞善之行”
2011年4月11和12日,刘岩代表“刘岩文艺专项基金”和北京舞蹈学院考级中心老师先后来到房山福利中心、通州光爱孤儿学校进行探望,为福利中心和孤儿院的孩子们带来了第一堂专业的舞蹈课。刘岩表示希望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这也标志着她发起的“2011善舞之行”公益教育行动正式启动。
获奖记录
获奖荣誉
▪ 2007 “五个一工程奖” (获奖)
▪ 2007 第三届少数民族汇演优秀剧目大奖 (获奖)
▪ 2007 第八届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大奖 《筑城记》 (获奖)
▪ 2007 第八届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大奖 (获奖)
▪ 2007 “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大奖 (获奖)
▪ 2007 舞剧荣获优秀演员奖 《红河谷》 (获奖)
▪ 2007 精品工程优秀剧目 《红河谷》 (获奖)
▪ 2007 首届亚洲艺术节表演金奖、第12届文化艺术表演奖 (获奖)
▪ 2006 第三届少数民族汇演优秀剧目大奖 《黄道婆》 (获奖)
▪ 2005 第五届“荷花杯”舞蹈大赛 表演金奖 《桔子红了》 (获奖)
▪ 2005 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 表演银奖 《水中月》 (获奖)
▪ 2004 全国舞蹈大赛金奖 (获奖)
▪ 2003 桃李杯舞蹈大赛银奖 (获奖)
▪ 2003 优秀剧目大奖 《瓷魂》 (获奖)
▪ 2002 第三届“荷花杯”舞蹈比赛 获得表演银奖 《胭脂扣》 (获奖)
▪ 2002 全国舞蹈电视大赛铜奖 (获奖)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3xm中文网查询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