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河豚什么意思 河豚(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详细资料大全
河豚 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 详细资料大全 河豚,为哺乳纲,鲸目,淡水豚总科动物的统称。淡水豚总科(Plata i toidea)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
河豚(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详细资料大全
河豚,为哺乳纲,鲸目,淡水豚总科动物的统称。淡水豚总科(Platanistoidea)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个品种,即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则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学分类中,它仍被列入淡水豚总科而不是海豚科。有部分海豚于海洋或河流的环境中皆可生存,例如亚马逊白海豚(俗称“土库海豚”)就能够适应二者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些海豚并不列入淡水豚总科,亦不会被视为真正的淡水豚。未成年的淡水豚为灰色,成熟后就会变为粉红色。淡水豚是哺乳动物里面最亲和人类的哺乳动物,可爱。
特别注意:河豚为哺乳动物,无毒;有关同音而且有毒的鱼类,见“河鲀”。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淡水豚拉丁学名:Platanistoidea别称:河豚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鲸目亚目:齿鲸亚目科:共有4科属:共有4属种:共有4种亚种:1分布区域:北纬45度至南纬45度之间的海水、淡水等水域;南北半球皆有分布英文名:River dolphin分类:哺乳动物生活区域:大型淡水河流总科:淡水豚总科 简介,种类,习性特点,白鳍豚种群现状,名称误区,简介
根据最新的分类法(Rice,1998年),淡水豚总科由四个现存的科组成(不过,在2006年12月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无法找到白鳍豚的踪迹,因此宣布该物种为功能性灭绝);而以往的分类法将所有四个科列入淡水豚科(Platanistidae),恒河豚则被视为独立物种。种类
淡水豚总科物种: 亚马孙河豚科( Iniidae) 亚马孙河豚亚科( Iniinae) 亚马孙河豚属( Inia) 亚马孙河豚( Inia geoffrensis) 亚马孙河亚种( Inia geoffrensis geoffrensis) 马德拉河亚种( Inia geoffrensis boliviensis) 奥里诺科河盆地亚种( Inia geoffrensis humboldtiana) 白鳍豚科( Lipotidae) 白鳍豚属( Lipotes) 白鳍豚( Lipotes vexillifer) 淡水豚科( Platanistidae) 淡水豚亚科( Platanistinae) 恒河豚属( Platanista) 恒河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恒河亚种( 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 印度河亚种( 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 普拉塔河豚科( Ponoriidae) 普拉塔河豚属( Ponoria) 普拉塔河豚( Ponoria blainvillei)习性特点
河豚的体形比海豚大,它们可以长到3米长。与海豚不同的是,它们的头部可以旋转90度,这使得它们在复杂的河道中占据优势。有时它们也和海豚一样,集体追赶鱼群从而提高捕食效率。它们的颌部有敏感的毛发,据说这是它们在淤泥中捕食甲壳类动物的触感器官。它们拥有宽大的胸鳍,从而提高了它们在狭窄河道的灵活性;再凭借尾鳍,它们的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3km/h。白鳍豚种群现状
以白鳍豚为例: 由于失去栖息地、人类捕猎及本身数量极低,淡水豚正面临灭绝的危机。而且,很多淡水豚视力极差——有部分甚至是盲的,这样会令它们撞上人造物,例如是渔船、鱼网而受伤。 在2006年12月12日,专家就寻找白鳍豚进行45天的野外调查后,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而最后一次在野外看到白鳍豚是2004年9月。然而,在2007年的8月,有报导指有人在长江目睹及拍下白鳍豚;2007年9月,一队科学家尝试证实白鳍豚的存在。 一般认为过度捕鱼、修建堤坝和影响海豚定位猎物方法的海底声纳探测是导致白鳍豚的灭绝原因。路透社指此乃50年来首次记录哺乳动物绝种的报导。名称误区
现代动物分类学已经有了明确界定,河鲀与河豚实际上是不同纲的两类水生动物,通常以为成一种。河鲀属鱼纲,是鲀形目鲀科鱼类的统称,分布在近海及河流入海地段;有些种类的脏器和血液有剧毒(称“河鲀毒素”)。而河豚则是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有白鳍豚等;它们主要生活在江河中,腹内脏器无毒。注意,这里所讲的“河豚”,并不是指有毒的河豚鱼(即河鲀),而是淡水豚类(属水生兽)的统称;人们熟知的海豚,正好与之相对应。海豚没有被称作“海豚鱼”的,因为它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很赞哦!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