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戚夫人欺负吕后 汉高祖宠妃:戚姬戚夫人简介,中国史上第一位女围棋手

火烧 2021-07-12 14:11:50 1073
汉高祖宠妃:戚姬戚夫人简介,中国史上第一位女围棋手 人物生平有宠于上刘邦当了汉王之后得到了定陶戚姬,十分宠爱,戚姬生了赵隐王如意。汉朝建立,吕娥成为汉高祖的正宫皇后,儿子是太子。到了晚年,容颜衰老就不

汉高祖宠妃:戚姬戚夫人简介,中国史上第一位女围棋手  

人物生平

有宠于上

刘邦当了汉王之后得到了定陶戚姬,十分宠爱,戚姬生了赵隐王如意。汉朝建立,吕娥成为汉高祖的正宫皇后,儿子是太子。到了晚年,容颜衰老就不受宠爱了。而戚夫人得宠,他的儿子如意有好几次几乎取代太子地位。

楚歌楚舞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换立太子的愿望更加强烈,直到太子于一次宴会中请商山四皓出面相随,刘邦受到假象蒙蔽无奈地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刘邦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因此懊丧、悲愁、恐惧而泣涕。刘邦为了使戚夫人排遣悲愁,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永巷舂歌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病故,太子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吕雉升为皇太后,吕雉掌权,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并且把戚夫人头发剃光,让她穿上囚服在永巷舂米干活。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唱了一首她创作的流传至今的诗歌《舂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爱子遇害

汉惠帝元年,吕后下令召赵王刘如意进京,刘如意这年不过十二三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

戚夫人画像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他自然也是吕雉铲除的对象。只是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细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绝了。吕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不敢拒绝,果然来到长安。吕雉虽狠毒,刘盈却天性善良,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吕雉无从下手。有一天刘盈外出习射,刘如意因为年幼无法早起,吕雉便趁机派人鸩杀如意。等到刘盈回来,如意已经被毒死。

人彘之酷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在排除了层层阻挠把赵王刘如意毒杀之后,吕雉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人彘事件:吕雉将戚夫人的手脚砍断,熏聋了她的耳朵,灌哑药使其不能说话,关在猪圈里,起名为“人彘”。

主要成就

诗歌

戚夫人《舂歌》的后四句据考证为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五言诗。本诗形式灵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一个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可以和《垓下》、《大风》媲美的千古绝唱。《汉诗总说》评价:“汉人诗未有无所为而作者,如《垓下歌》、《舂歌》、《幽歌》、《悲愁歌》、《白头吟》,皆到发愤处为诗,所以成绝调;亦不论其词之工拙,而自足感人。”

舞蹈

戚夫人是汉代女舞蹈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

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砖石所见,多为舞袖、折腰,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围棋

戚夫人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她比南北朝时代的娄逞早了六百多年。只是戚夫人下围棋是一种具有巫术作用的祈福消灾的迷信活动。据《西京杂记》记载,每年八月四日这一天,戚夫人总要陪高祖刘邦下围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八月四日下围棋成了汉宫中的风俗。

人物评价

总评

刘邦固然宠爱戚夫人,但出于现实等种种因素考虑,最终并未依戚夫人所愿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古代妇女对于命运走向不能自主把握,只能依附男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卷入宫廷斗争中。

历代评价

刘邦:“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荀悦:“戚氏不幸不人豕,赵昭仪不幸不失命,栗姬不幸不废,钩弋不幸不忧殇,非灾而何?”

曹植:“身没之后,崩亡之际,果令凶妇肆鸩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

司马贞:“置鸩齐悼,残彘戚姬。”

赵蕤:“袁盎前说曰: “陛下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豕乎?”上乃悦。由是言之,爱之为害,有来矣。”

罗大经:“高帝非天人欤?能决意于太公、吕后,而不能决意于戚夫人。杯羹可分,则笑自若。羽翼已成,则欷[不止。乃知尤物移人,虽大智大勇不能免。”

叶隆礼:“孽吕专朝,则人彘丧妖媚之质。”

王灼:“而高祖之戚夫人、燕王旦之华容夫人两歌,又不在诸王下,盖汉初古俗犹在也。”

苏轼:“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所谓爱之者,只以祸之。”

李贤:“戚夫人宠冠后宫。”

陈于陛:“欲传如意者,以其雄武相类,不专以戚姬之爱也。”

陈廷敬:“{帝最爱者,戚姬如意;吕后最恶者,亦戚姬如意。吕后能为祸,先及此母子耳。”

周梦颜:”然吕后之恨戚姬,皆由高祖之宠眷。“

王鸣盛:“四皓、留侯辅立惠帝,以致赵王如意母子冤死,成吕氏之乱。”

赵翼:“盖嫉妒者,妇人之常情也。然其所最妒,亦只戚夫人母子。”

王立群:“吕后对戚夫人的虐囚与虐杀,这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行为,我们应当给予痛加指责。吕后这个作为,把她自己永远钉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蒙:“譬如说吕后对戚后的嫉妒,后来很多的行为,都和她的嫉妒有关。”

家庭成员

父亲

高武侯戚鳃。《百家姓考略》:“汉有戚鳃,高祖戚夫人父,封临辕侯。“梁玉绳以为“高武侯鳃”即《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之"临辕侯戚鳃"。

丈夫

汉高祖刘邦。《史记·外戚世家》:“汉兴,吕娥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及晚节色衰爱驰,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

儿子

赵王刘如意。《汉书·高五王传》:“赵隐王如意,九年立。四年,高祖崩,吕太后征王到长安,鸩杀之。无子,绝。”

个人作品

原文

《戚夫人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谁使告女。”

赏析

戚夫人在诗中如泣如诉,字里行间充溢着惨凄忧郁之情。她深感不满的是自己身为藩王的母亲,却在为别人做奴隶,被迫从早到晚不停地舂米,这样的生活好比在死亡的边沿上挣扎,却没有人能把自己这种处境告诉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她多么希望能有人来救她脱出这无边的苦海啊!她在呼喊,在求救,这也是她唯一能采用的呼救的方式了。

《戚夫人歌》传入吕太后耳中后,大怒。因此吕太后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召来杀死,并令人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双眼,用药熏她的两耳使她成为聋子,命她喝药成为哑巴,井把她关入厕所之中,名曰“人彘”。宫庭之中的权势之争是多么残酷。身为统治者的吕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报复,竟然不择手段地随意加害戚夫人母子,处以惨无人道的酷刑,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轶事典故

文昌为子

相传文昌帝君在汉初之时投胎在戚夫人腹中,等他生了下来他前世的这些记忆也都忘掉了。他逐渐逐渐的长

戚夫人大,汉高祖刘邦非常喜欢他,看见他很像自己,这个孩子也是聪明伶俐,举动不凡,高祖就给他立了“如意”这个名字,汉高祖的这个儿子就是刘如意。

《梓潼帝君化书》记载:“予(即文昌帝君)之恳于上天,将以化身援天下於涂炭之中,跻斯民於和乐之地,无何,帝命以予为赤帝子之后,玉音可畏,予不敢抗,静而思之,非所望也。俄有九天监生大神,逼予受生,於云霄间下视咸阳火秦之后宫阙鼎新,汉帝方与戚姬昭语,监生逼予曰:此所谓赤帝子者也,今为汉帝矣,予纵目间,为监生大神所挤,堕于帝侧戚姬之怀,恍然而觉。

死后封神

由于吕后对戚夫人施行了惨无人道的人彘刑法,戚夫人最后惨死于茅房中,戚夫人的惨死得到了后世人的同情怜悯,因此中国不少民众奉其为“厕神”名曰“戚姑”,每逢上元节、中元节,有在家中厕所外祭祀戚夫人的习俗。“司厕女神”掌管天下茅厕,并代卜人事的吉凶。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正月令记载:“元宵请戚姑之神。盖汉之戚夫人死于厕,故凡请者诣厕请之。今俗称七姑,音近是也。”

还有一说,戚夫人死后被封桂花花神,《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称:“凡天下名花,百余种,各有一神司之。其历代后妃,以至民间淑媛,或生前容德兼美,菁英未散,或抱沉冤以没,精灵不泯者,皆为花神。前汉后妃为神者,仅九人……其纤腰绰约,顾眄生姿,手执桂花者,戚夫人也。”

戚夫人欺负吕后 汉高祖宠妃:戚姬戚夫人简介,中国史上第一位女围棋手

后世纪念

定陶戚姬寺

戚姬寺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城东北十二华里,相传汉文帝即位后建祠庙纪念戚夫人,后世称之为“戚姬寺”,占地面积五市亩。戚姬寺遗址于2006年12月7日入选“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定陶县志》记载:“戚姬村,在县北十五里,戚夫人故里。十道志云:汉高略地至定陶获焉。今有戚厮隆”

睢宁戚姬苑

戚姬苑位于江苏省睢宁县梁集镇戚姬村彭庄,西渭河东岸。后人为念戚氏,立庙祭之,曰戚姬苑。戚姬苑建自汉时,何年无可考,相传为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所立,仍存三间偏殿和“汉碑”一块。《光绪睢宁县志稿》记载:“戚姬苑,在县东北,相传为戚夫人生处。”

汶上戚姬村

戚姬村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北部,大汶河南岸,当地流传着“戚姬娘娘”的故事,汶上人民对戚姬的遭遇痛心疾首,为怀念戚夫人修建了戚姬庙,并命村名为“戚姬村”。

泗县戚姬庙

戚姬庙位于宿州市泗县长沟镇戚庙村,《虹县志》、《泗虹合志》、《泗州志》均记载虹县西三十五里有戚夫人墓,墓碑和戚姬庙依存。墓碑图片见《泗州游韵》一书。

咸阳戚姬冢

戚姬冢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柏家咀村,宋代方志地理学家宋敏求所撰的《长安志》咸阳条目下有:“戚夫人冢在县西十五里”之录。据说吕后去世后,诸吕被翦灭,戚夫人也被迁葬于长陵陪葬,长陵东南的一座大汉墓即为戚夫人墓。

洋县戚姬墓

戚姬墓位于汉中市洋县城西4公里戚氏村,另有一说,西乡县东南12公里的观音庙原址即汉之戚姬庙。戚姬遭吕后残害后,乡人怀念不已,建庙祠祀,又因惮于吕后淫威,不敢明称戚姬庙,假托为“娘娘庙”。《汉中记》说:“洋川者,汉戚夫人之所生处也。”经考证这是因古洋州之民惋惜戚夫人而产生的附会。

海宁戚姬浜

戚姬浜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沿着戚姬路往南,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前边就是钱塘江,戚姬浜美景犹如画卷。海宁戚姬村、戚姬港、戚姬弄因“汉戚姬葬碑”而得名,宋代《澉水志》称:“石碑在六里堰西,地名根竹有二石碑夹道而立,高一丈五尺,旧传汉戚姬葬碑,岁久磨灭”

史籍记载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

《前汉纪·前汉孝惠皇帝纪卷第五》

《资治通鉴·卷第十二·汉纪四》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诗词

高湛《过戚姬苑》

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

李觏《戚夫人》

姜特立《感戚夫人事》

申奇猷《戚氏村》

朱鹤龄《戚姬》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小说

佚名《汉宫春色》

李P《太平广记》

冯梦龙《情史类略》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戏剧

京剧《鱼藻宫》

柳琴戏《戚姬怨》

歌仔戏《汉宫怨》

歌曲

《汉宫·尽书芳华》

《戚夫人楚舞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