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将之谋在于兵之勇 兵在精而不在多

火烧 2022-03-07 02:26:38 1088
兵在精而不在多 【成语名字】兵在精而不在多 gt 【汉语拼音】 ī g zài jī g ér ù zài duō gt 【近义词】:将在谋而不在勇 gt 【反义词】:残兵游勇 gt 【成语出处】《五
将之谋在于兵之勇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在精而不在多  

【成语名字】兵在精而不在多>【汉语拼音】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近义词】:将在谋而不在勇>【反义词】:残兵游勇>【成语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成语解释】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兵在精而不在多造句】抚台还跟我谈起,兵在精而不在多,又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兵在精而不在多的】> 《平话》於梁﹑唐﹑晋﹑汉﹑周五代各自独立﹐每朝分上下两卷。《梁史》﹑《汉史》都缺下卷。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後朱温篡唐﹐形成五代相替的局面。《五代史平话》断代成书﹐与《旧五代史》体例相似。也有采自其他书上的材料﹐尤其在细节上有虚构成分。《平话》不少地方采自正史﹐情节比较简洁平实﹐文言语汇较多﹐也有不少说话人的用语﹐似是说话人粗加编纂而未经修饰的底本﹐也可能是书坊根据话本稍加修订而成的通俗读物。金元诸宫调﹑杂剧及《残唐五代志传》中流传的李存孝英雄故事和刘知远﹑李三娘家庭故事﹐在《平话》中只有简略的梗概﹐可见它还是较早的本子。明刻本《南宋志传》中有一部分情节与《五代史平话》相同﹐显然有承袭的关系﹐可据以补《平话》的残缺。通行的有董康诵芬室翻刻本﹑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