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迁史记项羽 司马迁能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只因为司马迁之女嫁了杨喜之曾孙

火烧 2021-07-18 17:44:22 1060
司马迁能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只因为司马迁之女嫁了杨喜之曾孙 项羽是一位英雄,是一位悲剧英雄。项羽(剧照)巨鹿之战使项羽一战成名,一战封神,从此确立了在义军之中众王之王的霸王地位。当时诸侯军队对项羽畏惧

司马迁能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只因为司马迁之女嫁了杨喜之曾孙  

项羽是一位英雄,是一位悲剧英雄。

项羽(剧照)

巨鹿之战使项羽一战成名,一战封神,从此确立了在义军之中众王之王的霸王地位。当时诸侯军队对项羽畏惧到什么程度呢?

《史记》上记载说: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意思是说,项羽坐在中军大帐,其他联军将领得到项羽许可来见项羽时,一个一个屏声凝气,大气都不敢出,跪着爬行入帐,连头都不敢抬,更不要说与项羽那锐利的目光对视了。

虞姬和项羽

读三国时,读到张飞单人独骑立于长坂坡桥上,面对曹操追来的百万大军毫无拒色,突然大喊一声,仿佛平空起惊雷,吓退曹操几十万大军,吓死了曹操身边背剑侍卫夏侯杰,每读至此常常艳羡不已。

后来,读司马迁《史记》方知此处来历,原来张飞吓退曹操的原型竟然是楚霸王项羽!

项羽失败之后,被刘邦、韩信联军团团围住。

项羽身边只有28骑,人困马乏,但是项羽毫无惧言,依然镇定自若,谈笑从容,并且对手下说:

“看我去斩杀一将!”

说完,纵马驰骋,冲入千军万马之中,刘邦部众望风披靡,四散奔逃,斩杀一将。杨喜当时还是下级军官,只是一个骑将,恰巧和项羽打了一个照面。

此时,项羽手中已经拎了一员汉将的首级,因此对于撞一个照面的杨喜就没有再开杀戒,只是瞪了一眼杨喜;否则,我们将会少一段精彩的故事!

项羽瞋目叱之,杨喜被吓得退避数里!

这一幕是不是和《三国演义》里的张飞相似!

关羽曾经在曹操面前吹嘘张飞“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然后在长坂坡桥上吓退曹操,吓死夏侯杰,如果读了《史记》是不是会误以为项羽复活?

如果项羽当时接受乌江船夫建议,回到江东,聚集才俊,卷土重来,也许中国的历史会重写,但是项羽在那一刻却选择了以死酬老乡。

他对汉军一骑司马说:“你不是我故人吕马童吗?我听说汉军悬赏千金、食邑万户,我今天成全你吧!”

于是项羽横剑自刎,轰然倒地,那一刻风雨交加,山河失色,一代枭雄黯然退场。

汉军经过短暂的死一般的沉寂,这时突然涌上来争夺项羽的尸身,最后被杨喜、吕马童、吕胜、王翳、杨武这五人抢到。

这五个人统统被刘邦封为侯赐爵,其中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项羽虽然不是杨喜所杀,但是杨喜封侯却是因项羽所赐,这一定会成为家庭代代口口相传的无上荣光。杨喜自从封了赤泉侯,家庭从此兴旺,他的后代子孙也不乏出将入相者,其中官做得最高的就是杨喜的曾孙杨敞。

杨敞为人谨慎,深受顾命大臣霍光的赏识,被任命为大司农,相当于国家农业部长,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

杨家从杨喜到杨敞可以说运气都好到爆了。杨敞这个人和他曾祖父一样胆小怯懦,但是娶对了人,站对了队伍,最后子孙福禄永享。

汉昭帝驾崩,顾命大臣霍光又择立了一位皇帝,就是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哪里知道刘贺这个家伙做上皇帝之后,便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于是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后,霍光派田延年去知会丞相杨敞。

杨敞一听吓得汗流浃背。恰在这时,田延年内急前去更衣。

得了这个间隙,司马迁女儿,就是杨敞的夫人,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疾言厉色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大难临头。”

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杨夫人还没有来得及回避,此时,杨夫人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行了礼,说愿意听从大将军安排。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皇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一个多月后,杨敞去世了,谥号为”敬“。

我估计司马迁女儿对丈夫杨敞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还远推到他的祖上杨喜。这才有司马迁笔下杨喜的窝囊与丑陋!

历史的细节需要细细咀嚼,用心体味,才能从纸缝之间读出史学家一腔悲愤、同情和无奈。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就是英雄暮路,他们不是不能,而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最后饮恨乌江,折戟沉沙,留下后人无限叹惋。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司马迁史记项羽 司马迁能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只因为司马迁之女嫁了杨喜之曾孙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当然,有人觉得历史书不好读,读史料很枯燥,读小说或一些白话本吧,又怕里面有太多的私货。

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读一下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

史学家顾颉刚评价这本书:“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这本书虽然是演义,但是以正史为本,可以说比三国演义更偏重历史一些。

读者评论:蔡东藩正八经的科举出身,这个底蕴就更没法比了。它名为演义,实为正史。除了一些叙述上采用虚构人物对话,其余全都有据可依。即使是虚构或者来自野史的内容,作者自己的批注里也明确标明了出处。 综上,没时间和精力读二十四史的非专业人士历史爱好者,读它足够了。

这套书上迄两汉,下至民国,共计651万余字,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部历史小说,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大家要想通盘了解中国的历史,这套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史书太沉闷,不容易读,别的演义又虚构太多,蔡先生的这套书是史实重于演义,大事都是遵循正史的。

读了这套书,什么乱编的历史剧,或者朋友乱侃历史,你一听就能判断出来。

这个版本的装帧最好,内容是全新修订无删减版本的,还包括了蔡先生创作时的点评。

出版社把本书拿到头条做活动,团购价是165。想一口气读完中国历史故事的,点下面的横条参团。 历史(46)演义(16)项羽(4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