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朱仙镇 明清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缘何衰落成了普通乡镇?
明清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缘何衰落成了普通乡镇?
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四大名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现在,景德镇和佛山镇都已经成为了地级市,汉口干脆与武昌合并,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至于朱仙镇,现在连一个县级市都不是,仅仅是开封市祥符区下属的一个普通乡镇。曾经如此辉煌,名列四大名镇,如今为何会衰败的如此严重?
data-filtered="filtered" 朱仙镇
朱仙镇是靠什么成为四大名镇之一的?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南,距离开封市区约25公里。面积约92.15平方千米,镇区人口约2万。朱仙镇的得名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帮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朱亥,这里曾是朱亥的封地。在朱仙镇,名将岳飞曾以五百背嵬军打崩金军,取得大捷,可惜遭秦桧陷害,被宋高宗赵构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
明清时期,朱仙镇和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四大名镇,异常繁华、声名显赫。我们知道能成为四大名镇,汉口靠商业和码头,景德镇靠的是瓷器,佛山靠陶瓷、纺织和对外贸易,朱仙镇又是靠什么成为四大名镇之一的呢?
朱仙镇崛起于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都东京汴梁(开封)。开封迎来一波大发展,人口达到一百五十多万,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吊打欧美几百年。作为都城,包括皇帝在内的一百多万人吃喝拉撒睡,所需要的粮食、物资等问题怎么解决?
当然是从外地往京师调运了,最便捷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水运。开封附近河流不少,但是适合漕运的并不多,当时有汴河、惠民河(蔡河)、金水河、广济河(五丈河)被称为漕运四渠。其中,最主要的是汴河,运力最强,次之就是惠民河。而惠民河流经朱仙镇,这为朱仙镇的繁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借着紧邻都城开封的漕运之利,朱仙镇开始慢慢地繁荣起来。运粮船、商船络绎不绝。各路商贾开始云集朱仙镇,商铺林立,商业越来越发达。在明清时期,根据史书记载,朱仙镇有商铺700多家。依靠水路的便利条件,朱仙镇成为了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朱仙镇还有个绝活,就是木板年画,作为木板年画的发源地,那手艺是好得没得说。年画这东西就是在如今,每到过年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吧,更何况古代?
现在说起年画,也不得不提朱仙镇,可见当时的朱仙镇的年画是多么的牛!
data-filtered="filtered"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是怎样衰落的?
朱仙镇辉煌的时候,名列四大名镇。而如今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都成为地级市,而朱仙镇依然还只是个镇,这之间的差距确实有点儿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黄河的屡次决堤 漕运之利尽失
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开封失去了都城的地位,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启用,朱仙镇漕运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最要命的是黄河的屡次决堤,惠民河也逐渐淤塞。
后来元朝派贾鲁治理黄河水患,重新疏浚了惠民河。为纪念贾鲁,惠民河改名为贾鲁河。明清时期,朱仙镇随着贾鲁河的再次通航,又开始了新一波的迅猛发展,达到鼎盛。
然而朱仙镇的命运多舛,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黄河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决堤一次,总共有六次(1841年、1843年、1868年、1887年、1889年、1901年),而朱仙镇就是受灾区。
后果也是严重的,受灾的损失暂且不说,最关键的是贾鲁河被巨量的河沙严重淤塞,已经不能再通航了,漕运之利尽失。而且在1927年的时候,重新挖掘的新贾鲁河也不再经过朱仙镇。这对朱仙镇来说才是最致命的,因为这是它繁荣的根本。
没了运河的漕运,仅依靠历史悠久的木板年画不足以继续撑起朱仙镇的繁荣。明末朱仙镇最为鼎盛的时候,全镇人口多达二十万,如今人口只有那时候的十分之一左右了。
开封失去省会地位 近水楼台不再

四大名镇中,朱仙镇与其他三镇不同,其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封。从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后,省会就一直设立在开封。当时,开封堪称中原的第一大城市。
在50年代之前,河南的省会并不是郑州,而是开封。
在清朝后期的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尤其是开封地区。由于黄河的问题,原来的水路运输线被迫改道。不仅朱仙镇,包括省会开封,同样丧失了运输优势。在省内的地位,已经被西边的洛阳超越。
清朝末期,清廷开始修建京汉铁路。由于各种原因,铁路从郑县经过。这条铁路成就了郑州的异军突起,铁路运输迅速取代了水路运输。陇海线通车之后,郑州成为了南北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建国的初期,郑州已经拥有各种商铺2000多家。此时的开封却在逐步衰落,朱仙镇自然更不必说。
1954年,河南的省会从开封迁往了郑州,从此,开封丧失了省会的地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仙镇的加速衰落自然更不必说。
雪上加霜 木板年画受冲击
毕竟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有着一千多年的传承,靠着这种绝活也还是可以过得挺滋润的。然而印刷业的快速发展,木板年画这种传统手工艺却受到了机器印刷版年画的猛烈冲击,几乎是灭顶的。很多手工制作年画的艺人被迫转行,能够坚守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当然还有一些现实其他的原因,就不再探讨了。这些年,朱仙镇也一直在求变,以图再现辉煌。据说,启封故园景区改造工程整体投资号称120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去朱仙镇旅游过的很多朋友回来之后,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也可能是对曾经的四大名镇名头期望过高吧。
除了木板年画之外,朱仙镇再也没有更多值得标榜的内容。其他三镇已经今非昔比,而朱仙镇的辉煌却只留在了书籍中。
在开封生活学习了四年,朱仙镇这个名字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2019,一定到朱仙镇去看看!(非常历史 老农)
♦ 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 明末清初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明清与春秋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