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1834年英国济贫法实质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火烧 2023-03-03 05:26:54 1081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尽管英国《济贫法》本质上是对英国人民的一种剥削,但在历史上这份法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确定国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救助制
1834年英国济贫法实质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尽管英国《济贫法》本质上是对英国人民的一种剥削,但在历史上这份法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确定国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它的弊端,这份法律本质上是消极的,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

  《济贫法》产生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尽管它是一种强制性安抚措施,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出现阻止了更多的农民流浪,减少了其对社会的冲击,从而使社会秩序得到稳定,为后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确定国家的责任

  尽管《济贫法》的实行目的以强迫劳动为主,兼顾救济,以减少农民流浪对社会的冲击,从而维护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济贫法》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出了国家主动担负起了对社会成员保障的历史性责任,实际上也意味着封建领主原有的对人民的人身支配权已经被国家所取代。

  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济贫法》这部综合性法典得到颁布和实施,是因为伊丽莎白认识到,只有用法律的力量才能解决流民问题。这种早期的社会救助的理念和行为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救济事业成为地方行政工作的一部分,这为后期西方“福利国家”从济贫向行政救助制度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济贫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救贫为主,而不是防贫,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救济措施。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贫困原因更加多样化、社会化,因此,这种消极的济贫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在无法克服自身缺陷的情况下,《济贫法》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其历史使命的终结使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