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叶挺独立团为什么被誉为“铁军”?

火烧 2021-06-24 11:54:37 1054
叶挺独立团为什么被誉为“铁军”? 94年前的今天,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该团的基础是原“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又招收黄埔军校和滇军干部学校部分学员,战士多为招募的

叶挺独立团为什么被誉为“铁军”?  

94年前的今天,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该团的基础是原“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又招收黄埔军校和滇军干部学校部分学员,战士多为招募的新兵,全团共2千余人。叶挺任团长,称“叶挺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正式成立,是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命青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筹建的以共产党员为主要骨干的部队,叶挺被广东区委推荐担任该团团长。

  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第四军,实际上由中共广东区委具体领导,其干部的任免、调动和人员的补充全由共产党独立负责。连级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全团2000余人,85%的士兵是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和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革命青年。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它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1926年5月初,叶挺率独立团从肇庆出师北伐,途经广州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给独立团连以上干部作了政治动员。独立团官兵肩负着党的重托,出韶关,向湖南进军。5月中旬,独立团击溃陈炯明的粤军1000余人,占领汝城,取得首战胜利。5月底,叶挺接到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告急电报,又率部冒雨兼程驰援安仁,经过两日战斗,先后击败敌军4个团的兵力,并乘胜追击,占领攸县,解除了唐生智部侧背所受的威胁,为北伐各军进入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两战两捷使叶挺独立团威名远扬。

叶挺独立团为什么被誉为“铁军”?

  北伐军兵临武汉,吴佩孚急忙调遣近3万人的兵力,企图利用粤汉路上三面环水、一面高山耸立的天险汀泗桥,死守待援。因此,北伐军攻打汀泗桥,是北伐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8月26日,第四军的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敌人据险顽抗。吴佩孚亲临督战,将“大刀队”分为8路监军,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隔桥对峙,争夺十分激烈。北伐军连续冲锋10多次。汀泗桥4次易手。双方伤亡很大。27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的一部由农民带路,迂回到敌人背后,前后夹攻,终于突破敌人阵地,占领了汀泗桥。接着,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

  吴佩孚又在同样地势险要的贺胜桥建立指挥部,集中4万多人的兵力,布置了3道防线,亲自坐镇指挥。四军奉命首先攻打贺胜桥。叶挺独立团担任第一线主攻。叶挺指挥部队连续作战,乘吴佩孚喘息未定之际,乘着夜色快速前进,直插敌人纵深阵地,完成了中央突破的任务。叶挺在孤军前出、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向前攻击,接连突破野牛都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吴佩孚丢下设在贺胜桥的铁甲列车指挥所,仓皇逃跑。这时几万人的北洋军已经完全为独立团的声威所吓倒,不战自溃。吴佩孚为了挽救兵败山倒之势,亲自枪毙了一个旅长,把他的头挂在贺胜桥上,也没能把军心稳定下来。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独立团又乘势突破最后两道防线,打通了通向武汉的门户。

  作为北伐先锋的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中出生入死,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绩,为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

♦ 红军在长征会师后到底还剩下多少人?

♦ 为何军神粟裕一辈子只在副职上放光彩

♦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番号来历:都是红军死对头番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