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宋史尹洙文言文翻译 好水川之役:韩琦范仲淹首次吃败仗
好水川之役:韩琦范仲淹首次吃败仗 西夏国建立后,元昊没有像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那样,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为了能够掠夺到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大夏国,他发动

好水川之役:韩琦范仲淹首次吃败仗
西夏国建立后,元昊没有像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那样,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为了能够掠夺到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大夏国,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其中大战三次,使夏宋两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从延州撤军后,元昊将大军驻扎在金明地区,准备以之为基地,待扫清后路,再次攻宋。 宋朝则在三川口大败后,重新认识了西夏的国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宋仁宗先是撤换了败军之将范雍,将临阵脱逃的守将黄德和斩首,然后提拔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让他们共同管理军事防务。在做好了一系列防备工作后,宋军严阵以待。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二月,元昊再次发起对宋的进攻。 他亲自率领10万大军,从天都山出发,深入宋境。直奔韩琦统领的泾原路主力。韩琦得知西夏大军已经到达怀远城(今甘肃平凉以北)后,急忙派大将任福领兵应战,同时又任命耿傅为参军,桑怿为先锋。令钤辖朱观、都监武英、泾州都监王珪等各率所部,在任福的指挥下,共同抵御夏军。 了确保对夏战争的胜利,韩琦召见任福,命其率军从怀远城出发向西到德胜寨,向南到羊牧隆城,迂回敌后,以逸待劳伺机伏击,断其后路。临行前,韩琦再三叮嘱任福:「 ”苟违节制,有功亦斩。 元昊到达怀远城后,从谍报获悉宋将任福已经带兵向北进发,于是命大军趁夜色朦胧,向西南方向推进,在羊牧隆城南、瓦亭川东山地摆好阵势后,静待任福大军的出现。 宋将任福和先锋桑怿、参军耿傅等率领轻骑数千,翻过六盘山,到达笄头山西麓时,遇上宋将常鼎、刘肃与夏军正在酣战。他不知是计,随即参战,斩西夏兵首级数百。夏军丢盔弃甲,抛下牲畜,假装败逃。桑怿、任福随后追赶,当晚,驻扎在好水川。 与桑怿、任福相隔五里远的地方,是好水川支流笼络川。宋将朱观、武英在此驻扎,与桑怿、任福约好明日在好水川口会师,一举歼灭夏军。 佯装败逃的夏兵,一直与宋军保持四五里的距离,引诱其追赶。任福兵分两路穷追不舍。第二日,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继续追赶,一直追到笼竿城北,发现中了元昊的诱兵之计。 任福大惊,准备冲出包围,率兵沿好水川向西奔逃。 出六盘山后,士兵在路边发现了很多密封的泥盒,内中有跳动的声音。宋兵大奇,打开后,数百只系哨的鸽子冲天而起,在宋军上空久久盘旋。 一直静候的元昊见鸽子飞起,知道宋军进入埋伏圈。决定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歼灭宋军。他命将军克成赏率领5万人马围攻正在驻扎的朱观、武英所率的宋军;自己则亲自率部围歼任福、桑怿等军。 任福等率军准备决一死战。不久,人困马乏,饥渴交迫,渐渐不支。任福下令突围,宋军左冲右突,没能破围而出。桑怿力竭战死,任福被夏兵围困,身中十余箭,血流如注。见大势已去,宋军小校刘进劝任福投诚自免,任福叹道:「 ”我身为大将,战败了,只有以死来报效国家!”于是挥动兵器四棱方铁锏,挺身决斗。面部中枪后,任福无法再战斗,以手扼咽喉自尽,其子怀亮也战死。 在任福军被困突围的同时,朱观、武英的部队也陷入重围。 两军隔山虽然只有五里,却早已失去了联系,彼此不知对方的情况。 夏军分左右两翼包抄朱观、武英。幸好王珪率领千余步兵及时赶到增援,渭州都监赵津率骑兵也同时到达,才摆脱被围的困境。 宋军将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准备向夏兵发起反攻。这时,元昊歼灭任福部后,从背面杀来。宋军顿时腹背受敌,乱作一团。王珪、赵津、武英、耿傅均战死,只有副将朱观率领1000余人,退守一处围墙之内,四向拼杀,得以幸免。 夜幕降临,元昊领军退去,宋军伤亡7万。 好水川之役,宋军损失惨重,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全部战死。宋廷震惊。仁宗撤去了夏竦的职务;韩琦被贬为秦州知州;赠任福为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王珪、赵津、武英、桑怿等均赠官,以告慰英灵。 西夏大获全胜,元昊踌躇满志。战斗结束后,命随军参谋张元题诗以记之: 「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诗的落款为「 ”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题”。对宋廷的外强中干、不堪一击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这次战役后,元昊将军队驻扎在天都山,休养生息。 参考文献:《西夏书事》 很赞哦!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