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法国极度不安全 哪一事件为法国对华动武提供了完美的借口?这一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火烧 2021-07-28 19:15:32 1046
哪一事件为法国对华动武提供了完美的借口?这一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以传教为名进行侵略活动,为祸乡里。
法国极度不安全 哪一事件为法国对华动武提供了完美的借口?这一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哪一事件为法国对华动武提供了完美的借口?这一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以传教为名进行侵略活动,为祸乡里。三年后,西林县令张鸣凤根据村民的控告,在经过调查取证之后将马赖与其信徒白小满、曹贵三人于定安校场斩首,是为“西林教案”,亦称“马神甫事件”。  马赖   对于“西林教案”,长期以来对此事已有定论,即马赖的传教行为是违法的。据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传教活动应在通商口岸进行,而马赖在广西传教,显然是与条约规定相抵触的。其次,马赖在传教活动中,欺压百姓,奸淫妇女教徒,已经引起了民愤,最终导致其被处决。但鉴于法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黄埔条约》中规定:“佛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佛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佛兰西人”。故而在法国人的认识里,马赖之死显示出清廷对条约的不尊重。而叶名琛对于此事回复称,由于马赖参与了造反的行动,才被抓捕处死。  西方报纸上的叶名琛像   对于法国的反应,美国人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有着相对详细的记载,他在书中收录了法国对“西林教案”的认识。其中说到在法国的照会中对于马赖之死的描述是:马赖被捕后受到了酷刑,并且被放入用来吊死罪犯的囚笼中处死,因为其在囚笼中并未死去,所以被斩首处决,“尸体被残忍的脔割,丢给狗吃了”。而对于马赖非法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一事,则辩解称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清廷对于广西的掌控十分薄弱,“马神甫所被派的省份……政府的只能已经完全中断”,才使得其进入内地传教。而马赖之死,“乃是皇帝在西林的代表人的官方和司法的行为,因此,对于这件事,政府就必须负责”。 马赖死后5个月,详细的报告被送到了广州,法国代表也基于此向叶名琛提出需将“西林知县革职充军”,要求叶名琛以正式公函宣布这一决议,并且要求这一处罚必须以皇帝的上谕提出,且同时声明保证法国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的利益。在欧洲,英国外相克勒拉得恩和法国驻英大使贝西格尼也达成共识,借“马神甫事件”联合向中国提出赔偿要求,且确定了联合武力侵华的决定。在广州,由于武力准备不足,法国在向叶名琛提出交涉后的两个月内都没有展开武力行动,营造了一种严守中立的假象。随着全权公使葛历劳士抵达广州,法国也在这一问题上进一步发难。最终,法国借“马神甫事件”与英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为法国对华动武提供了完美的借口。其逼迫清廷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为其提供了所谓的法理依据,可谓是历史的无奈。最后,值得提出的是,马赖在2000年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为圣人。这一行为,也深深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感情。 参考资料 1. 邵雍,《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华 兴 春 秋 小编 :闫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