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天霸是哪的人 历史上有黄天霸其人吗

火烧 2022-06-30 01:36:20 1069
历史上有黄天霸其人吗 1.黄天霸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是。黄天霸在历史不仅实有其人,而且确实因为效忠满清朝廷,并立有功勋,被康熙御赐皇马褂,官居正二品,并加入八旗成为旗人。雍正即位后,调任清东陵为马兰官总

历史上有黄天霸其人吗  

1.黄天霸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是。

黄天霸在历史不仅实有其人,而且确实因为效忠满清朝廷,并立有功勋,被康熙御赐皇马褂,官居正二品,并加入八旗成为旗人。

雍正即位后,调任清东陵为马兰官总兵,后代成为护陵旗人,而且,子孙多人成为满清正二品高官,如今子孙众多,多在遵化。

扩展资料:

黄天霸,因义兄贺天保为扬州知府施世伦所杀,怒而刺杀施世伦,刺杀未成, 反为施世伦所获。施有意放了黄天霸,并设计在黄为父办丧事时又捉黄放黄,终使黄天霸投靠官府,忠实地为朝廷效力。

甚至不惜为了自己前程而杀了结义兄弟濮天雕,武天虬及两位嫂子。黄天霸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也登上金銮殿接受皇帝的封赏。人物源自《施公案传》:嘉庆末年有《施公案传》印本行世。

评书《施公案》即以此为蓝本敷衍而成,而另一部评话及评书《彭公案》也提及了黄天霸,但仅仅作为黄三泰的儿子,是书中的配角。

黄天霸是哪的人 历史上有黄天霸其人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京剧武戏“八大拿”都是表现黄天霸的好戏。

黄天霸的父亲黄三泰江湖号称“南霸天”与贺兆雄、武万年、濮大勇合称“四霸天”,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江湖上受敬仰的英雄。

而他们四人的儿子黄天霸、贺天宝、武天虬、濮天雕也是结义兄弟,称“小四霸天”。黄天霸无义,甘为走狗而杀死结义金兰及其家属,历来为人所不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天霸

2.黄天霸

小说中的人物。

《施公案》里的主角,京剧《连环套》、《恶虎村》等中有此人。 绿林人物黄天霸,是金镖黄三太之子,黄三太是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总镖头,在绿林很有名曾经救过康熙皇帝,御赐过黄马褂, 黄天霸 因义兄贺天保为扬州知府施仕伦所杀,怒而刺杀施仕伦,刺杀未成, 反为施仕伦所获。

施有意放了黄天霸,并设计 在黄为父办丧事时又捉黄放黄,终使黄天霸投 靠官府,忠实地为朝廷效力。甚至不惜为了自己前程而杀了结义兄弟濮天雕,武天虬及两位嫂子。

黄天霸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也登上金銮殿接受皇帝的封赏。 人物源自《施公案传》:嘉庆末年有《施公案传》印本行世。

评书《施公案》即以此为蓝本敷衍而成 施公仕纶史有其人,名世纶,对其身世,评书多有虚构。 评书主要讲康熙年间施仕纶在黄天霸等人辅佐下办案捕盗故事。

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村英雄黄天霸。 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

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杀武天虬,救施公脱险。施公在顺天府又破奇案,升任通州仓厂总督。

奉旨出巡山东,放赈救灾,途中得黄、贺等相助拿获抢粮盗首于六、于七;返京途中又于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似虎,河间府拿侯七,任邱县拿谢虎。 康熙封施公为漕运总督。

后施公与黄天霸、关小西奉旨出巡,又收神弹子李公然、白马李七。一路平冤锄恶,破盗金牌案,杀采花贼飞来燕;于海州杀冒名知县毛如虎,摩天岭剿余成龙,水龙窝拿费德功;三打殷家堡,使堡主殷龙退还所劫粮饷,又擒关东大盗蔡天化。

黄天霸、朱光祖、褚标等三进连环套,破窦尔敦盗御马案。 施公返朝后,又奉旨破御用琥珀夜光杯被盗案,为此于朝舞山遇险,被黄、贺与何路通救出。

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擒琅琊王王朗,夺回御杯。康熙对施公及各有功英雄封赏有加。

3.窦尔敦,黄三泰,黄天霸这些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有的。

窦尔敦(1683~1717),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敦。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将领。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和《彭公案》、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的豪侠。最后被清政府处死。

关于窦尔敦这个人物,在清代正史中两大基本史书《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都没有记载,只是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及《古城瑷珲》和《献县志》等地方志中有文字涉及。

4.窦尔敦,黄三泰,黄天霸这些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有的。

窦尔敦(1683~1717),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敦。

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将领。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和《彭公案》、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的豪侠。

最后被清政府处死。关于窦尔敦这个人物,在清代正史中两大基本史书《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都没有记载,只是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及《古城瑷珲》和《献县志》等地方志中有文字涉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