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王姓没有做皇帝 历史上有没有王姓皇帝

火烧 2022-09-07 23:08:46 1062
历史上有没有王姓皇帝 1.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一,王建-前蜀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

历史上有没有王姓皇帝  

1.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少年时代就是个无赖,以屠驴和贩私盐为生,后投了唐朝军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来占领了成都,夺得了西川之地,897年又夺得了东川和渝地(今重庆),完全占有了两川之地。907年到来,这一年朱温灭了唐朝建立后梁,王建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二,王莽-新朝

为什么王姓没有做皇帝 历史上有没有王姓皇帝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的贵戚王氏家族,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在朝廷中颇有威望,并且凭借家族的权势,逐步掌握朝廷大权,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扩展资料: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全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针对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妫姓等观点。当然,从认同度上来说,一般认为王姓起源自黄帝的姬姓。

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或者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古时的王姓名人

一,王昭君: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二,王充:此公为后世称道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写出的《论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杰出的无神论著作。

三,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四,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不仅是富有声望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富国强兵的一次积极尝试。

五,王阳明:王阳明也叫王守仁,作为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阳明学说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很多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

2.历史上王姓有多少皇帝

隋末的王世充 前蜀王建【最著名的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在位共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3.历史上王姓有多少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 二、王莽-新朝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扩展资料: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来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姓的得姓始祖是王子乔,本名姬晋,东周灵王的太子。

古时的王姓名人 1、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前38年 ,王昭君被选入宫 。

前33年 ,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 。 2、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书法家。

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自幼学习书法,曾师从卫铄,后遍学众家,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

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 3、彪。

历任县、郡功曹,州从事、治中等职,后辞官家居。汉章帝曾特诏公车征聘,因病未行。

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学上认为物质性的“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应说。

在伦理思想上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 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仅存论衡》。

其思想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

4.历史历代帝王有姓王的吗

回答:tianzaoer 级别:新手 3月3日 11:39 有。

我记得高中历史有学过的“王莽”。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

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

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 成帝时封为新都侯。

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

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

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使阶级矛盾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5.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一、中国历史上姓王的皇帝有:王莽、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和王延政。

二、简介(节选):1、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2、王审知 (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

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公元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

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6.历史有无皇帝姓王

有的,历史上记载算帝王的有三位。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人称“贼王八”,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公元907年―918年在位。

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王建第十一子,许州舞阳人(其故里今属舞钢市),母亲是王建宠妃徐氏。前蜀后主,918―925年在位,共七年。

7.中国历史中有没有姓王的帝皇

网上帮你找来的,挺全的!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

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

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新都侯。

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

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

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使阶级矛盾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王建墓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 蜀后主王衍(899年?—926年),是蜀高祖王建第11子,字化源,前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19年——925年在位),在位7年。

当初,王建的长子(皇太子)王懿侮辱王建宠臣唐道袭而被废,他被立为太子。918年,王建死,他继承了皇位,是为蜀后主。

王衍是一个十分荒淫腐朽的皇帝,他迷恋美色,对北方小朝廷后梁、后唐的攻击不闻不问,前蜀国势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咸康元年(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率领大军进攻前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王衍被俘,前蜀灭亡。

前蜀灭亡后,王衍被封为通正公。次年即926年,李存勖认为王衍是个祸害,便杀害了王衍。

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862-925年),安信通,又字详卿。少年时喜爱读书,抱负甚远。

从军后喜爱骑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19岁时随兄投奔起义军,用为都监。

王潮病卒,继兄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治闽以保境息民为首策。

提倡节俭,他的“府舍卑陋,未尝葺居,恒常蹑座履”,“衣袖袴败,乃取酒酢而袋补之”,“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处理边民动乱,力求“化战垒为田畴,谕编甿于仁义”。

乾宁元年,闽西黄连洞饥民2万余人围长汀,他严禁官兵诛杀,并安慰饥民说:“史实为虐,尔复何辜?!”经过王审知“感之以恩,绥之以德”的抚慰,得以干戈息而民心定。又鼓励农民努力耕垦,山区草莱尽辟,“至数千里无旷土”。

沿海则垫坝筑堤,围垦造田。福清县筑起祭苗墩海堤,护田灌溉数千亩。

泉州的陂塘最大的可灌田4万余亩。同时,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官办和私办的焙茶场有1000多处,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建安郡和福州鼓山的茶叶被列为贡品。

王审知劝民从商,尤重招来外商,发展海外贸易,陶瓷和铁器成为大宗出口物资。造船业兴盛,能制造长20丈,栽几百人的远洋大船。

福州继泉州之后成为商业都会,两度扩大城垣,又把福州海口的黄岐山开辟成甘棠港。还号召各地广设痒序,于福州、泉州设招贤馆,到处招聘贤能之士。

唐亡,后梁太祖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当时各地群雄纷纷割据称王,部下劝他立闽国称帝,但他力排众议:“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

始终尊奉中原王朝为正统。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病故于福州终年64岁。

王审知的世系表 王恁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 ----- 王潮生延兴,延虹,延丰,延休 王审知生长子王延翰(字子逸),养子延禀,次子王延钧(继位后后改名王鏻),延武,延望,少子王延羲(继位后改名王曦),延政 ----- 王延钧生长子王继鹏(继位后改名王昶),次子继韬,王继严,王继镛 延禀生继雄,继升 延羲生继业 延政生继昌 ----- 继鹏生王继恭 (新旧五代史均作此,但怀疑字辈问题,待查) ----- 另有族人王延宗,王继勋,王继成 ======================= 王位为 王审知(909-925) 太祖 王延翰(925-926) 嗣主 王延钧(926-935) 太宗 王继鹏(935-939) 康宗 王延曦(939-944) 景宗 王延政(944-945) 恭懿福王 重要大臣或大将,名人 王导,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字茂弘,晋朝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琅砑王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的祖父王览,官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

王导在少年时代就很有识量,陈留高士张公曾对他的从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不凡,是将相的才器。及长为司空刘蹇所知,被任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view/54460. 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王符(约85——162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