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吧 「齐齐哈尔人物」杨志才:战争的记忆是我人生的财富
「齐齐哈尔人物」杨志才:战争的记忆是我人生的财富
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国际主义战士;他曾亲历战友牺牲、自己生死悬于一线;他在新中国成立70周 年之际荣获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就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杨志才。他对记者说——

战争的记忆是我人生的财富
“人活着得有份量,才会有价值。虽然 我已经离休了,但我的内心却没有离开火 热的斗争生活,依然充满战斗的激情。”杨 志才在 83 岁时完成的《往事 往事》一书中 这样写道。
居住在农牧小区的 94 岁的杨志才戴着老花 镜,满面红光,他身上军人 雷厉风行的气质很明显, 但谈笑间他又是一位乐 观、和蔼可亲的老人。
矢志求学 加入革命道路
1926年,杨志才出生 在黑龙江省最早的驿站 ——茂兴镇一个普通的穷 苦农民家庭。在他六岁那 年,妈妈不幸因病去世,从 此他和爸爸相依为命。杨 志才在茂兴初级小学毕业 后,因家境不宽裕,父亲不 打算让他继续读书了,但 杨志才立志继续求学,他 先后到齐齐哈尔养正补习 学校、肇东师道学校求 学。当时学校条件差,吃 的除了玉米面大饼子,就 是大碴粥,并且在日本人 的统治下过着被束缚被奴 役的学生生活。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 投降后,他回到家乡和父 亲团聚从此结束了学生时 代生活。
杨志才在老家结婚后 到茂兴工作队工作,工作 尽管苦累还充满危险,但 杨志才仍很高兴,因为他 学到了很多革命的道理。 1947 年 5 月杨志才被分 配到肇源保安团工作,开 始了军 队 生 活 ,还 入 了 党。随后他被编入嫩江 军区独立四团,并移防长 春岭。
抗美援朝 经历生死考验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 战争爆发。1952年4月杨志 才所在的部队接到入朝鲜参 战的命令,因为有文化,他 被任命为高射炮团的连队指 导员。
提起在朝鲜战斗的日 子,据杨志才回忆,最激烈的 一次战斗是1953年1月9日 在新安州的对空作战,也是 入朝打的时间长、飞机最多 的一次激烈战斗。战斗一连 打了 7 天,每天从日出打到 日落,敌机各种型号成批成 百架次轮番轰炸。指挥仪被 敌机炸坏了,战士们用火炮 去射敌机,把敌机击落在阵 地前。一月份天气十分寒 冷,战士们吃的饭都冻在小 铁碗里,大家仍然有说有笑, 随时扔下饭碗继续战斗。
1953 年 4 月 7 日,杨志才和战友盛旭升去找新阵地 时,听到了敌机声,他们隐藏 好车子后,原地卧倒,这时敌 机投下炸弹,他和指导员陈 忠义不幸被炮弹炸伤。杨志 才的右胳膊肱骨被炸断,陈 忠义后背也被炸伤了。负伤 后他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养 伤,11月出院后转业到地方, 结束了军旅生涯。
淡泊名利 读书看报养生杨志才的小女儿杨杨 说:“父亲在残酷的战争年代 剿过土匪、参加过抗美援朝、 保卫过清川江大桥。如今, 步入耄耋之年的父亲,每天 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报纸,依 旧保持着军人的习惯,这么 多年仍按照一名军人的标准 要求自己。” 说起老英雄的长寿秘 诀,杨杨说,经历过战争生死 考验的父亲心态特别好,几 十年来他淡泊名利,生活乐 观积极向上,心平气和,作息 有规矩,每天起的很早,喜欢 散步和读书看报,既活动了 身体,又开动了脑筋。平时 杨志才爱吃甜食,但牙齿还 很好,现在每天喝一盅酒,没 事儿听听音乐,看看抗战题 材的影视剧。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滕 飞
朝鲜(76)敌机(1)忠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