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名人典型故事 在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女子做生意的例子比如开店
在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女子做生意的例子比如开店
有的
在史书记载中,最早、最出名的女商人是四川地区的一个名字叫清的寡妇(没错,就是《寻秦记》里的那位寡妇清)。
这个在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中有记载,以寥寥七十六个字记录了她的事迹。
寡妇清的家族从事的是"丹穴"业,也就是采炼丹砂,因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所以传及数代而不坠。
寡妇清不但操持家业,还组织了私人武装以保卫家财。
她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末期到秦统一天下之际,正是天下鼎沸的乱世,而且秦朝崇尚国有化,对豪族大家动辄抄家灭族,可是却对寡妇清网开一面,秦始皇封她为"贞妇",还专门修筑了一个"女怀清台"加以表彰。
女性经商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唐代,这不足为奇,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女性地位最高的就是唐朝了。
在当时第二大商业城市洛阳最出名的女商人叫高五娘,她也是一个寡妇,从事的竟也是冶炼业(黄白),据说她的容貌非常漂亮,先是嫁给了一个姓高的商人,后来再嫁给"李仙人"。
因为钱赚得实在太多了,还被人告发惹上了官司。
在长江流域,最出名的女商人叫俞大娘,她生活在中唐的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从事的是造船业。
当时所造的大船最多能载八九千石,所谓"水不载万",然而俞大娘造出来的航船却可达万石,是体积最大的。
据说船上可以种花果、蔬菜,驾驶船只的工人就有数百人之多,船员的生死嫁娶都可在船上进行。
它航行在江西和淮南之间,每来往一次,就能获得巨利,这种船直接以"俞大娘"来命名。
除了从事大规模制造业的高五娘和俞大娘,史书中还出现过不少女商人的身影。
据《太平广记》等书的记载,她们所从事的商业买卖,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品紧密相关,有以卖菜为生的"卖菜家妪","鬻蔬以给朝夕",也有卖花、卖化妆品("胡粉")和经营餐饮业的。

《唐代墓志汇编》中还提及过一位杨氏是种植业的高手,"经营财产,会陶公之法,固得水旱无惧,吉凶有资"。
女子经商之风自汉唐之后一直缕缕不绝,据《中国经济史》作者侯家驹的考据,"在北宋,妇女还从事茶肆、食店、药铺之经营,并作小贩、卖卦及牙人。
"但是到了十二世纪的南宋时,风气终于大变。
当时出现了一股礼教运动,对女性的约束大大增加,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由儒学大师程伊川说出来的,从此,女性被关在宅门之内,再也无法在商场上有所作为。
宋元之后的明清两朝,象寡妇清、高五娘和俞大娘这样的女中豪杰已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