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手抄报初二 上学期 初一上学期历史手抄报内容要写什么好最好有点特色
初一上学期历史手抄报内容要写什么好最好有点特色
哦哦哦......
成语故事: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
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
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头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本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
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
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
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
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
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
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
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
每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
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
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
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像深不可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
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大
汗流浃背
汉朝时候,吕后专政,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迎立文帝刘恒即位,其中周勃功劳最大。
后来,汉文帝将周勃封为右丞相,位置在左丞相陈平之上。
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的事情,他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听,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
文帝又问:“那么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
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问他们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十分满意。
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已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辞去了右丞相之职。
汗流浃背这个成语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笑话:
曹商得车
宋国人曹商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
宋王送给他几乘车马。
到了秦国,秦王又送给他百乘车马。
曹商回国后,得意地对庄子说:“当年我住在穷街陋巷,编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今天我凭借口才,打动了万乘国君,受赠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笑笑说:“我听说秦王有病时让医生治疗,论功行赏:吸脓吃疮的,可得车马一乘;舌舔痔疮的得车马5乘。
治的病越肮脏,得的车马越多。
您大概是为秦王舔过痔疮吧?不然怎么会得到那么多车马呢?快走开吧!”
巧嘲隐士
齐国有个隐士叫田仲。
一天,宋国人屈谷去见他,故意嘲弄道:“我听说先生远离人世,高风亮节,不依靠别人生活,令人钦佩。
我会种葫芦,有一只大葫芦,坚硬如石,皮厚无腔,想送给您以表敬意。”田仲说:“葫芦所以可贵,是它可以盛放东西,而现在您这个葫芦,不能切开盛物,不能用来装酒,这葫芦毫无用处啊。”屈谷说:“对呀,我是要把这无用的东西扔掉!可现在先生隐居此地,不依赖别人生活,可对国家也毫无用处,这跟那坚硬的大葫芦有啥两样呢?”
不识车轭
郑国有人偶而拾得一个车轭。
他问别人道:“这是什么呀?”那人答道: “车轭。”不一会儿。
他又拾到一个车轭,照旧又问那人。
那人又告诉他: “车轭。”他听了大叫道:“刚才说是车轭,现在又说是车轭。
怎么会有这么多车轭?分明是你存心哄骗我!”于是,和那人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