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项羽见秦始皇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火烧 2021-04-24 11:20:31 1045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大人物,但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那些小人物,看他們在秦末亂世是如何縱橫捭闔的,今天的人物是縱橫家蒯通,傳說中鬼谷子最後一個弟子。首先,我們先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對蒯通的評價:

司馬遷:「甚矣蒯通之謀,亂齊驕淮陰,其卒亡此兩人!蒯通者,善為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為八十一首。」

班固:「仲尼‘惡利口之覆邦家’,蒯通一說而喪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

项羽见秦始皇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蒯通,著名的縱橫家,傳說是鬼谷子的嫡系弟子。相對於秦末漢初另一位縱橫家酈食其也同樣是一縱一橫。根據司馬遷記載,這位縱橫家差點讓三國提前出現,甚至改變歷史進程,可惜最終因所托非人,韓信本非帝王之才,功虧一簣。

今天,我們通過蒯通的故事,最後給我們之前說的韓信,張良和劉邦的文章做一個總結。一個縱橫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慫恿韓信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就先用隱語暗示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相面術,觀察您的臉書,最多不過被封為侯爵,又總是處於危險之中;而看您的背形,則非常尊貴,難以說出。」

韓信問:「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蒯通於是請求讓別人走開,然後說:「天下剛剛起來發難的時候,英雄豪傑之士自立為侯、王,振臂一呼,天下之人像雲霧一樣會合,像魚鱗一樣錯雜積聚,像疾風一樣迅速興起。常時人們只為推翻秦朝而憂慮。現在劉邦、項羽兩方相爭,使人一敗塗地,流離失所,數不勝數.漢王率領幾十萬兵眾,據守鞏、雒,憑藉山、河之險,一數戰,毫無功效,戰敗而逃,不能援救,在榮陽敗退,在成皋負傷,逃到宛、葉之間,造就是所說的智謀、勇力都陷入困境之人。楚人起兵於彭城,輾轉爭鬥,所向無敵,進兵到榮陽,乘勝利之勢,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間受阻,臨近西山卻不能前進,如今已經三年了。銳氣在險峻的關塞受挫,國庫的糧食耗盡,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歸順於誰。以我之見,除非有天下聖賢。否則勢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災禍。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裡。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采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占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麼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禍,希望您深思熟慮。」

韓信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馀結下生死之交,等到為張饜、陳釋的事而爭吵,常山王抱頭鼠竄,歸附漢王,借兵束下,戰於鄗北,成安君死於泜水南岸,身療分家。逭兩人結交之時,親密無間,天下沒有人能與他們相比,而最後卻自相殘殺,以至於滅亡,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欲望太多、人心難測。現在您忠心耿耿地與漢王交好,不會比那兩位關係更緊密,而所爭論的事情又往往比張饜、陳釋的事情重要。所以我認為您堅信漢王不會危害您是錯誤的.大夫文種使即將滅亡的越國生存下來,使勾踐稱霸於中原,功成名立而身遭殺害。俗話說:‘野鳥捕盡,獵狗就會被烹殺;敵國破滅,謀臣就將死亡。’所以從交友這方面說,沒有人能超過張耳和陳馀;從忠臣這方面說,沒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種。這兩個事例,應該說足以做為借鑒了,希望您好好想想.況且我聽說勇力和謀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將難保性命,功業壓倒當世的人將得不到獎賞。您渡過西河,俘獲魏王,活捉夏說,攻下井陘,討伐成安君的罪過並把他殺死,而得以在趟國發號施令,威脅燕國,平定齊國,向南挫敗楚國的幾十萬兵眾,終於斬殺龍且,派人西行向漢王報功,造就是所說的功業天下無雙,謀略世間少有之人。現在您功高難以獎賞,威重使君豐畏忌,歸附楚國,楚人不信任您;歸附漢國,漢人害怕您。您想帶著這些功業和威望歸附誰呢?處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於天下的名望,我實在為您擔心。」韓信說:「先生暫去休息,我要考慮一下。」

陽狂為巫

過了幾天,蒯通又勸說道:「能否聽從忠告,是做事成敗的徵兆;謀劃是否得當,是存亡得失的關鍵。從事奴仆的差役,就會失去萬乘枓仁的權柄;保守低微的俸祿,就會喪失成為公卿、宰相的機會。心裹明明知道這個道理,而刁;敢做出決斷並付諸行動,將會成為百事之禍。所以猛虎如果猶豫,還不如蜂、蠍以毒刺刺人;孟賁如果遲疑,還不如兒童堅決去做。這是說貴在能實際行動。功業很難做成卻容易失敗,機會很難遇到卻容易喪失.‘時機啊時機,不會第二次來臨。’希望您不要懷疑我的計策。」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多,漢王不會奪回他統治的齊國,於是婉言謝絕了蒯通的建議。蒯通因遊說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裝瘋狂而做了巫師。[5]

各吠其主

劉邦平定了天下之後,韓信因罪被貶為淮陰侯,又因謀反而被處死,臨死的時候嘆息著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劉邦說:「你說的是齊國的辯士蒯通。」於是下詔書命令齊國把蒯通召來。蒯通來到朝廷,劉邦要將他處以烹刑,說:「你為什麼教唆韓信反叛?」蒯通說:「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劉邦於是赦免了他。

一個小人物,何以面對天下無雙的韓信,霸占天下的劉邦,毫無懼色,屢出奇謀,名垂史冊,雖然傳說他是鬼谷子的弟子,並沒有證據支撐,但出神入化的謀略已經證明,小人物應用縱橫術一樣可以成就大事,這個杠桿就是著名的《鬼谷子》。

喜歡國學鬼谷子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guiguzi7619299】吧!每天更新最有價值的國學鬼谷子智慧文章。20000名鬼谷子愛好者智慧社群歡迎你的加入!

本文來源:中華鬼谷子學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