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恒绍 爱新觉罗溥仪的后裔,现在还有爱新觉罗溥仪的后裔吗? 他们在哪?

爱新觉罗溥仪的后裔,现在还有爱新觉罗溥仪的后裔吗? 他们在哪?
现在还有爱新觉罗溥仪的后裔吗? 他们在哪?
清亡后,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后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爱新觉罗·溥仪为什么没有后代?
载涛(中)、溥仪(左)、溥杰(右)
同治帝载淳,十九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满洲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病死于(官方记载死于天花,野史记载死于梅毒)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 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岁死去,身后竟然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绪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两名,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他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囚禁瀛台,近十年时间,虽然政治上难以伸展手脚,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 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间,皇后叶赫那拉氏还是伴着他。光绪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对面的扆香殿。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帝对她几乎没有兴趣,但绝不是没有碰过半个指头,史家说“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绪帝与皇后的性生活记录,“很少”不等于没有,尽管极有可能这是皇帝受“亲爸爸”所慑的逢场作戏。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为此想得心酸,想得发狂。 光绪帝、他的后妃们、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龙子,或者得个凤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终于变成绝望。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据史料记载,光绪帝继位人宣统帝溥仪,活了六十二岁,也是绝后。 接连三朝皇帝都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不是忘了记载?相信史学家们不至于疏忽到这等地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为荣。如果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即使曾经有过夭折的儿子,哪怕有过夭折的女儿,史学家们都会不吝笔墨给予郑重记档。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清朝到底怎么啦?爱新觉罗·溥仪为什么没有后代?
溥仪没有留下后代的原因:曾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医院诊断书上,清楚地写着:患者溥仪,曾于1962年7月21日,在此作过检查诊断。患者于三十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曾多次结婚,其妻子均未生育。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但始终未能留下的后代。
扩展资料:
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对这件事情也有一些隐晦的描写,那就是在皇帝年幼的时候,都需要身边的人对其进行所谓的“启蒙教育”,所以宫里的太监便叫宫女们对溥仪进行了多次的“教育”,那个时候的溥仪岁年纪虽小,但是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有些抵触的,可是当时在这过程中宫女们大多是有些带有强制性的。
因此溥仪长期以往之后,身体便出现了状况,据溥仪后来的回忆,当时几乎是每晚都要教育几次,身体很是吃不消,一睡就睡到大白天的,也正是因为小时候所做的这些事情,导致了后来溥仪长大之后便失去了生育能力,更为直接说的就是没有了性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溥仪后人姓什么
姓“爱新觉罗”。
溥仪,是清朝第十二个皇帝,(由于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入关后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
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之孙、载沣(第二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溥仪的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傀儡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抗战结束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释并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是重要的史料。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复辟名词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率兵入京,溥仪第二次登基当皇帝,是为溥仪复辟或宣统复辟。这年为丁巳年,史称“丁巳复辟”。
但是,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这很值得商榷。“复辟”二字:“复”,《史记·平原君列传》:“三去相,三复位。”其意思是恢复;“辟”,《尔雅·释诂》:“辟,君也。”其意思是君位。
“复”与“辟”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恢复君位或恢复帝位。这次宣统复辟,是由张勋统兵进京,扶持溥仪重新恢复皇位。张勋何许人也?张勋仅是一个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许多书文称“张勋复辟”,其有何“辟”之可“复”?实际上是张勋兵变,溥仪复辟或宣统复辟,而不是张勋复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现在溥仪的后人还姓爱新觉罗吗?
溥仪并没有后人,但是他叔父的后人都把爱新觉罗改成了金姓。但是也有保留爱新觉罗的姓氏的。
比如 金友之 爱新觉罗·溥任 爱新觉罗(Aisin 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爱新觉罗毓歌是溥仪的后代吗
1、爱新觉罗·毓歌不是溥仪的后代,溥仪没有子嗣,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称为嗣子,叫做爱新觉罗·毓岩。
2、爱新觉罗·毓喦,又名爱新觉罗·毓岩(1918年—1997年),当代书法家。生于北京王府井。是中国满族爱新觉罗宗族的王子,被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私定的继承人,也是他的远房侄子。晚年述著《末代皇帝立嗣纪实--宣统皇帝有否龙种传世》。 3、爱新觉罗·毓歌,1955年生,满族正黄旗。北京书协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会员。 受家族影响,自幼喜爱书法,遍习各大名家碑帖,不写爱新觉罗家族瘦金体,偏爱写行书和草书,壮年终自成一体风格,书法浑厚圆通,气韵生动,刚柔相济,成了该家族一道"另类"风景,值得收藏。 爱新觉罗(329)后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