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人多的成语 成语: 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1-10-04 12:56:50 1071
成语: 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不加点 成语简解 编号: 4584成语: 不加点注音: ㄅㄨˋ ㄐ|ㄚ ㄉ|ㄢˇ汉语拼音: ù jiā diǎ 参考词语: 文不加点释义: 义参「

成语: 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不加点 成语简解 编号: 4584成语: 不加点注音: ㄅㄨˋ ㄐ|ㄚ ㄉ|ㄢˇ汉语拼音: bù jiā diǎn参考词语: 文不加点释义: 义参「文不加点」。见「文不加点」条。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不加点”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文不加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有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黄射请祢衡即席为这只珍禽作一篇赋。祢衡答应了,他并在赋中形容自己写这篇赋时,下笔如飞,没有任何的错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将〈鹦鹉赋〉完成了。后来「文不加点」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后来「文不加点」就用来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不需涂改。典源: 此处所列为「文不加点」之典源,提供参考。#汉.祢衡〈鹦鹉赋〉(据《文选.卷一三.赋.鸟兽上》引)1>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2>因为赋3>,笔不停缀4>,文不加点5>。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张衡《文士传》、《南史.卷三九.刘孺列传》。 (2)衡:祢衡,字正平,东汉平原人,生卒年不详。有辩才,善属文,气刚傲,尝骂曹操,后为黄祖所杀。 (3)赋:吟咏、写作。 (4)缀:组合字句篇章。 (4)点:古人写文章,如果字写错了,就在字旁用笔加一黑点,表示不要。所以点是点除,即删改的意思。 〔参考资料〕 ■汉.张衡《文士传》(据《初学记.卷一七.聪敏》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南史.卷三九.刘孺列传》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在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梁武帝甚称赏之。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帝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其见亲爱如此。书证: 01.唐.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成语接龙

“点”字开头的成语

点龙睛

“不”字开头的成语

不学无术不共戴天不伦不类不耻下问不可救药不胫而走不求甚解不速之客不寒而栗不毛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足挂齿不识时务不翼而飞不修边幅不屈不挠不胜枚举不知所措不见经传不可一世

“点”字结尾的成语

文不加点文无加点不加点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不加点”分成的单字详解:

不, 加, 点。

形容人多的成语 成语: 不加点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