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諡号   [shì hào]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火烧 2021-12-12 09:41:36 1087
諡号 [ hì hào]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諡号 [ hì hào][諡号]基本解释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

諡号   [shì hào]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諡号   [shì hào]

[諡号]基本解释

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諡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諡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諡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史记·郑世家》:“乃更立 昭公 弟 子亹 为君,是为 子亹 也,无谥号。”《晋书·礼志下》:“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 泰山 者七十有四家,其諡号可知者十有四焉。”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諡号千秋定,铭旌百禩彰。”《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死去的 司马光 、 吕公著 被夺去了諡号,活着的 吕大防 、 刘挚 、 范纯仁 和 苏轼 兄弟先后被贬谪。”

[諡号]详细解释

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諡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諡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諡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諡号   [shì hào]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史记·郑世家》:“乃更立 昭公 弟 子亹 为君,是为 子亹 也,无谥号。”《晋书·礼志下》:“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 泰山 者七十有四家,其諡号可知者十有四焉。”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諡号千秋定,铭旌百禩彰。”《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死去的 司马光 、 吕公著 被夺去了諡号,活着的 吕大防 、 刘挚 、 范纯仁 和 苏轼 兄弟先后被贬谪。”

[諡号]百科解释

諡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諡号。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更多→ 諡号

[諡号]英文翻译

Posthumous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