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两汉时期历史文化名人 凌云山的历史文化

火烧 2021-11-05 23:28:35 1081
凌云山的历史文化 后晋天福年间,武荣州教谕叶迅在高田凌云山开基,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叶氏人丁遍布南安、安溪、永春、长泰、同安、诏安、福州及台湾、香港、澳门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汶莱

凌云山的历史文化  

后晋天福年间,武荣州教谕叶迅在高田凌云山开基,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叶氏人丁遍布南安、安溪、永春、长泰、同安、诏安、福州及台湾、香港、澳门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汶莱、泰国、缅甸、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地,今人丁近50万人,蔚成望族。

高田宋代曾出有进士叶升,任过广东惠州府归善县主簿;进士叶准,任赵州司法;进士叶廷佑,任广州府南海县尉;清进士叶题雁,同治壬戌年官至都察院御史;“三元宗匠”叶期颐,乾隆辛卯科中式举人选受河南陈州府西华县知县,癸卯戌申邑酉,为河南考试官连取三元,抚院梁背堂题赠(三元宗匠)匾音褒扬,一门三元诗,榜眼王增编修,蔡善述礼部主事,王肇成御史渊廷筠及诸绅士百余人赠诗,褒奖,因集付梓经吴江金士松,会稽,潘汝炯作序,杨保梁跋识后开云南曲靖府宣威州知州。

此外还有进士叶献论等。

同时,宋代出有驸马叶贵孙、叶公俊、郡马叶廷植、叶明新,如今高田小学校址旁仍存驸马府遗址,同安建有郡马府,高田叶氏家庙大堂内悬挂显贵封匾。

清举人戴希朱畅游高田赋诗道:“天梯石栈上凌云,始信魁躔地为尊。

四面峰峦如列案,千家烟火自成村。

名区瑞启衣冠裔,帝戚婚联阀阅门。

更望居高临下势,有人重起整乾坤。”

位于叶氏家庙岭后有个小山丘,状如蒸笼,叫蒸笼寨,形态逼真,蔚成奇趣。

欣览叶氏家庙堂前的“金盘摇珠”土丘上有棵繁茂不衰的明朝古樟,相传樟树于明洪武年间叶氏先祖叶魁童亲手栽植,历经数百年,树高15米左右,树身头茎周长5米多。

此树单株成景,树冠远看如花菜,近睹似绿伞,颇为壮观。

《江南游报》曾报载了这株古樟。

再谈古迹,宋代迄今的叶氏家庙庭前下端,竟有一口宋代开凿的古井,称“格水流晶”,井水特别清甘,为酿酒佳水,如今古井迹仍存。

据传驸马公俊饮过此井水。

井岸后壁垒砌着“曲水流觞”石条。

位于凌云山的烟墩峰,有座仿古殿式建筑,琉璃红瓦、重檐飞甍、金铜彩画、巨栋斗拱、古色古香,雄伟壮观的“云山寺”。

寺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成为高田凌云山游览胜迹。

两汉时期历史文化名人 凌云山的历史文化

“云山寺”坐镇宋代惠泽尊王神像,该寺是九十年代初,中国惠泽尊王神像出国马来西亚诸国巡游后,国内凌云叶氏后人和东南亚诸国叶氏侨亲捐资数百万元汇高田创建。

近年来。

国内外侨亲,四面八方朋友,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旅游。

这里也成为海内外联谊的地点。

提起凌云山的名胜古迹,何止上述,处于凌云山的西壤有座崖岩构成的“狮子峰”。

传说古时,“狮子”成活狮,几度往永春吃麦,后来狮峰头顶封个石条盖,事始不再发。

凌云山的南端半山腰,还有个“香榆坪”,景色迷人,据传此处曾孕育过不少才子佳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