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萨尔贡名词解释 历史名词解释:大流士改革

火烧 2022-09-02 13:38:24 1085
历史名词解释: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 约前558年~前486年 ,古波斯帝国国王,出身于阿黑门尼德家族。他利用波斯帝国发生政变的机会,联合一部分波斯权贵,杀死政变领袖高墨塔,登基为王,继而镇压巴比伦、埃兰

历史名词解释: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约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帝国国王,出身于阿黑门尼德家族。

他利用波斯帝国发生政变的机会,联合一部分波斯权贵,杀死政变领袖高墨塔,登基为王,继而镇压巴比伦、埃兰、米底等地起义,恢复了濒于瓦解的波斯帝国秩序。

在位期间,大流士大大扩张了波斯帝国的疆域,形成了领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大帝国。

为了巩固政权和帝国的发展,从公元前518年始,大流士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大流士改革”。

改革内容包括:

一、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全国分为23个行省,由总督和军事长官治理。

总督只拥有民政权力,其职责是:受理诉讼,征收赋税,保持境内安宁,监督下级官吏,铸造银币和铜币。

军事长官掌管行省的军队。

各行省的军政长官互不统属,均对皇帝本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监视和牵制的目的。

萨尔贡名词解释 历史名词解释: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还经常派遣名为“国王耳目”的要员巡视各地,秘密监视地方军政官员的言行,以预防任何谋反行动的发生。

二、进行军事改革,全国划分为5个大军区,每个军区统辖几个行省的军队最高指挥官均由波斯人担任。

军队被编成万人团、千人团、百人队、十人队四级。

在都城组建精锐的近卫军,军中高级长官均由波斯贵族充任。

还组成以腓尼基人为核心的海上舰队,规模庞大。

三、为了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保证政令的畅通,保证军队的迅速调动,大流士继承并发展了亚述人修筑道路、设置驿站的制度,在帝国境内修筑若干条驿道。

其中,最长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苏萨的驿道,被称为“御道”,全长2470公里。

四、整顿税收制度,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统一全国的货币铸造制度。

规定:只有国王有权铸造金币,各地只能铸造银币和铜币。

金币“大流克”因成色足、重量准确,广为流行。

这些措施为巩固波斯帝国的统治和进行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原始文明向奴隶制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大流士的大规模扩张使人类的交往范围第一次跨越了亚、欧、非三大洲,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境。

他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文化的交流。

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波斯帝国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境内各地区之间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波斯统治者对被征服地区的压迫与剥削导致反抗情绪十分强烈。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军队节节败退。

公元前33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兵败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波斯帝国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都从波斯帝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所以,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wehoo/book/wlwh/a30022/0344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