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眊 【眊眊】的意思是什么?【眊眊】是什么意思?
【眊眊】的意思是什么?【眊眊】是什么意思?
【眊眊】的意思是什么?【眊眊】是什么意思?
【眊眊】的意思是:眊眊mào mào 1. 昏亂;糊塗。 ●《韓詩外傳》卷六:「不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唐柳宗元《與楊京兆憑書》:「一二年來,痞氣尤甚,加以眾疾,動作不常。眊眊然騷擾內生,霾霧填擁慘沮。」 ●宋蘇軾《<王定國詩集>序》:「今餘老不復作詩,又以病止酒,閉門不出,門外數步即大江,經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農夫也。」 2. 猶藐藐。忽略貌。 ●《尚書大傳》卷三「禦聽於怵攸」漢鄭玄註:「怵攸,謂若老夫灌灌,小子蹺蹺,誨爾訰訰,聽我眊眊之類。」 3. 元時俗語。羞人的話。 ●元喬吉《水仙子·嘲人愛姬為人所奪》曲:「村馮魁沾的上,俏蘇卿隨順瞭,雙漸眊眊。」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摺:「呸!眊眊眊不害你娘羞,你原來是個蠟槍頭。」★「眊眊」在《漢語大詞典》第10789頁 第7卷 1187★「眊眊」在《漢語辭海》的解釋★「眊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釋眊眊mào mào 1. 昏亂;糊塗。 ▶ 《韓詩外傳》卷六:「不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 唐·柳宗元《與楊京兆憑書》:「一二年來,痞氣尤甚,加以眾疾,動作不常。眊眊然騷擾內生,霾霧填擁慘沮。」 ▶ 宋·蘇軾《<王定國詩集>序》:「今餘老不復作詩,又以病止酒,閉門不出,門外數步即大江,經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農夫也。」 2. 猶藐藐。忽略貌。 ▶ 《尚書大傳》卷三「禦聽於怵攸」漢·鄭玄註:「怵攸,謂若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誨爾訰訰,聽我眊眊之類。」 3. 元時俗語。羞人的話。 ▶ 元·喬吉《水仙子•嘲人愛姬為人所奪》曲:「村馮魁沾的上,俏蘇卿隨順瞭,雙漸眊眊。」 ▶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摺:「呸!眊眊眊不害你娘羞,你原來是箇蠟槍頭。」
眊眊的拼音mào mào
眊眊是什么意思
眊眊
mào mào
1.昏乱;糊涂。
●《韩诗外传》卷六:「不闻道术之人,则冥于得失,不知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
●唐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
●宋苏轼《<王定国诗集>序》:「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2.犹藐藐。忽略貌。
●《尚书大传》卷三「御听于怵攸」
汉郑玄注:「怵攸,谓若老夫灌灌,小子跷跷,诲尔訰訰,听我眊眊之类。」
3.元时俗语。羞人的话。
●元乔吉《水仙子·嘲人爱姬为人所夺》曲:「村冯魁沾的上,俏苏卿随顺了,双渐眊眊。」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 「呸!眊眊眊不害你娘羞,你原来是个蜡枪头。」
★「眊眊」在《汉语大词典》第10789页第7卷1187
★「眊眊」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眊眊」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眊眊
mào mào
1. 昏亂;糊塗。
▶ 《韓詩外傳》卷六:「不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 唐·柳宗元《與楊京兆憑書》:「一二年來,痞氣尤甚,加以眾疾,動作不常。眊眊然騷擾內生,霾霧填擁慘沮。」

▶ 宋·蘇軾《<王定國詩集>序》:「今餘老不復作詩,又以病止酒,閉門不出,門外數步即大江,經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農夫也。」
2. 猶藐藐。忽略貌。
▶ 《尚書大傳》卷三「禦聽於怵攸」漢·鄭玄註:「怵攸,謂若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誨爾訰訰,聽我眊眊之類。」
3. 元時俗語。羞人的話。
▶ 元·喬吉《水仙子•嘲人愛姬為人所奪》曲:「村馮魁沾的上,俏蘇卿隨順瞭,雙漸眊眊。」
▶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摺:「呸!眊眊眊不害你娘羞,你原來是箇蠟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