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康书记的原型是谁?达康书记私生活婚纱照全家福曝光
当下最火的达康书记和欧阳菁竟是真夫妻,吴刚和妻子在剧中演夫妻,达康书记夫妻可谓是戏里不合戏外和,现实中达康书记和老婆恩爱有加,还有一个15岁的帅气儿子,下面我们小编为您送上达康书记私生活结婚照全家福,以及达康书记的原型是谁、达康书记火爆的背后。
达康书记结婚照
达康书记的原型是谁?达康书记私生活结婚照全家福曝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走红,达康书记等一众老戏骨成为观众追捧的焦点,但更加有趣的是,戏中竟然有两对真是的夫妻,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十分恩爱,羡煞旁人。吴刚和岳秀清夫妇受邀加盟该剧,在剧中饰演李达康和欧阳菁夫妇。被问及此次饰演夫妻的感受时,夫妇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跟他(她)拍戏太顺手了!”岳秀清笑说,“完全不用‘演’,太有生活上的共鸣了。”吴刚补充,“也有艺术上的。”据说达康书记私生活相当检点,不愧是新好男人的表率,下面小编曝光达康书记私生活结婚照全家福。
达康书记结婚照全家福
达康书记私生活结婚照全家福曝光
作为“金鸡奖”、“金凤凰奖”等影帝,吴刚近年来靠着《梅兰芳》、《潜伏》、《铁人》等火爆大小银幕,好戏不断,成为内地中生代实力派男演员的代表。事业大器晚成的吴刚,幸福的婚姻也令人羡慕。妻子岳秀清同样是人艺的一个演员。8年前,岳秀清还是人艺当家花旦,而吴刚却默默无闻在岳秀清的支持下,8年后吴刚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影帝”了,而岳秀清则甘当吴刚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在娱乐圈这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足够令人动容。如今,吴刚和岳秀清的儿子吴羽卿已经15岁了,长相帅气,还是学校乐团的长笛手,颇有艺术天赋
一张图让你明白人民的名义复杂的男女关系
达康书记私生活
吴刚和妻子岳秀清是北京人艺的同班同学,也是活跃在当今话剧舞台上的明星!生活中的吴刚温情脉脉。1、达康书记私生活里几乎没有绯闻,生活中是疼爱老婆的主,虽然结婚多年也会给老婆送惊喜造浪漫。
而吴刚也不会因为自己老婆比自己火,而产生心理不平衡,他的想法是:我的老婆是岳秀清多棒啊。后来,吴刚终于等来自己的机会,开始被观众熟知,作为老婆的岳秀清则是一脸自豪的说:他一直非常棒啊,他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人民的名义》不是他俩的第一次合作,他俩第一次合作夫妻是在电视剧《全家福》中。而电视剧《全家福》也是他俩出道二十多年第一次合作。
在电视剧中他是古建筑行业中的顶尖人物王满堂,她是蛮横中又带有温情的大妞。
参加访谈节目时,吴刚回忆第一次合作电视剧时的经历:当时几乎是在那里重新弄了一个家。
自己拍戏的间隙还能跑回家问问老婆中午吃什么。他说的这些虽然没有图片,但是这幅画面已经能够想象。在拍摄《人民的名义》时候,就是戏中一块拍戏,戏外一块吃饭。
守护达康书记GDP操作细则
粉丝们为了守护达康书记的GDP,也是操碎了心,还专门为他制作了这首《GDP之歌》。吴刚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已经听过,直夸网友有才。
在剧中,当副市长丁义珍出逃,达康书记第一时间惦记的就是280亿的光明峰项目,生怕外商撤资影响京州市的GDP。
话说回来,身为市委书记的李达康为什么这么看重GDP(国内生产总值)呢?
在中国,像达康书记一样的地方官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热情招商引资、大兴土木,想方设法提高辖区内的GDP总量,这背后的内在激励机制又是什么?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快的GDP增长速度,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IMF的预测,2017年中国的GDP总值将达到12.2万亿美元。
但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很难激励政府官员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国却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和从上世纪80年代始,各地围绕GDP增长而开展的竞争模式有很大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鼓励地方发挥主动性,中央把大量行政权力和经济资源下放给地方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创新政策,相互竞争,而GDP正是很长时间内衡量地区之间竞争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大背景下,GDP同样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
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往往把GDP增长目标层层分解成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层层考核,层层竞争。
现实中,官员晋升到一定级别,能否进一步上升,还有年龄的限制。官员必须在一定年龄升到某个级别,否则就可能没有机会了。在《人民的名义》剧中,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前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陈海的父亲),就因为在1945年时,为争取抗炸药包的资格改大了两年年龄入党而吃了亏。
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前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
留给官员晋升的时间有限,考核的标准又非常明确为GDP,他们对GDP的“迷恋”也就不足为怪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黎安教授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与当地实际GDP的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具有相对绩效评估的特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达康书记一直坚定地奔走在GDP道路上,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来守护达康书记的GDP了。
不过,达康书记的理念比一般地方官员要超前得多,“我们只要绿色的GDP”,这是很多地方付出了沉痛教训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达康书记的原型是谁?达康书记火爆的背后
达康书记的走红,并非偶然。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吴刚觉得为什么这个人物能走红,他的魅力在哪里?
吴刚表示,“我觉得大家喜欢他,是喜欢他的坦荡,喜欢他的执着,喜欢他的单纯。”
观众在追剧的同时,不断在讨论谁是贪官谁是好人,耿直的达康书记更是收获了大批的拥护者。因此,达康书记和《人民的名义》霸屏,不仅因颜值在线,更因戳中社会的痛点。
在已经播出的十几集中,关于暴力拆迁、官方勾结、腐败分子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做法,这些过去可能只存在于坊间传闻的桥段,如今都“光明正大”地被搬上了电视。有网友评论称,“这是中国的纸牌屋,真敢拍啊。”
据媒体此前报道,这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人民的名义》,总共有三条线:第一部分是检察机关办理一个重大腐败案,说的是腐败对人民的伤害第二条线是政治戏,主要围绕被卷进腐败案的各层级官员在政治层面的斗争;第三条线是人民的线索,讲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在这个大时代下的种种遭遇。
而早在3月24日该剧尚未播出之时,英国路透社就已经用“紧张刺激”来形容这部剧的剧情了
路透社报道截图:“紧张刺激的电视剧让中国的‘反腐战’再掀高潮”
同时,路透社在报道中,也引用了编剧周梅森的话,“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要求,让反腐题材作品上不封顶,天塌不下来!”
一些英国媒体也将此剧视为中国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的体现,比如路透社专门介绍了《人民的名义》背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为反腐败设立的机构之一。”路透社说,“中国将继续采取重要举措,推进制度化反腐。”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尺度究竟有多大?
编剧周梅森接受采访时提的一个细节很说明问题。他坦言,自己写剧本中途时还在考虑,情节到底触及到怎样的程度还最合适?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鼓励:“反腐形势那么严峻,你能这么轻描淡写吗?”
“我觉得所谓的尺度最大并不在于官员的职务之高,而是在于我们现在可以正视当下的政治生态了。过去这是我们做不到的。剧中的很多对话,过去是要被剪掉播不出来的。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党反腐的决心。”周梅森这样告诉《人民日报》。
而《人民的名义》也让很多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飚戏”,角色口中的大尺度台词,更让“脑残编剧”积蓄的负面情绪彻底释放出来,这一点从大量的微博跟帖评论之中不难看出。
再结合当下明星天价片酬的丑闻和人民日报痛批过度娱乐化的内容创作不正之风,《人民的名义》让人期待,演技即正义的时代,或将回归。
周梅森曾表示,“大家说实话都憋着一股劲,毕竟近十年没有出现过反腐剧了,再就是一味追逐‘小鲜肉’的市场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刺激,难道我们的观众今天不需要这种拥抱现实的作品?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