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触目惊心含有目字的成语 成语: 骇目惊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骇目惊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骇目惊心 成语简解 编号: 1943 成语: 骇目惊心 注音: ㄏㄞˋ ㄇㄨˋ ㄐ|ㄥ ㄒ|ㄣ 汉语拼音: hài mù jī g xī 参考词
成语: 骇目惊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骇目惊心 成语简解 编号: 1943 成语: 骇目惊心 注音: ㄏㄞˋ ㄇㄨˋ ㄐ|ㄥ ㄒ|ㄣ 汉语拼音: hài mù jīng xīn 参考词语: 触目惊心 释义: 义参「触目惊心」。见「触目惊心」条。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骇目惊心”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触目惊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触目惊心」原作「触目崩心」。据《南齐书.卷三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载,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过世后,受过他恩惠的乐蔼在写给沈约的书信中说,自己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州穷士,因为受到萧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无缺的生活。随着时间消逝,缅怀追寻萧嶷遗留的功业,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后来「触目惊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出现「触目惊心」的书证如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典源: 此处所列为「触目惊心」之典源,提供参考。《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余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无得而称,理绝照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士) 〔土〕之遗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1>,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2>,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 〔注解〕 (1)一介寂寥:一名默默无闻之人。寥,音ㄌ|ㄠˊ。 (2)日月就远:时间消逝。 书证: 01.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唐张怀瓘文字论》:「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凛然,殊可畏也。」 02.《三侠五义.第三八回》:「忽听包公咳嗽,包兴连忙执灯,掀起帘子,来至里屋内。刚要将灯往桌上一放,不觉骇目惊心,失声道:『哎哟!』」 成语接龙“心”字开头的成语
“骇”字开头的成语
“心”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骇目惊心”分成的单字详解:
骇, 目, 惊, 心。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