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到哪都受歡迎的人,活得有多累?
到哪都受歡迎的人,活得有多累? 01面具,是保護自己的「武器」很喜歡重溫電影《螢火之森》。那個戴著面具的妖怪少年和人類少女的浪漫故事,每看一遍,我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女孩小螢,在一次回鄉下爺爺家的時候,
到哪都受歡迎的人,活得有多累?

01
面具,是保護自己的「武器」
很喜歡重溫電影《螢火之森》。
那個戴著面具的妖怪少年和人類少女的浪漫故事,每看一遍,我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女孩小螢,在一次回鄉下爺爺家的時候,不小心闖入森林中遇見了妖怪,被另一個帶著面具的妖怪少年救下。
少年告訴她,他不能和人類接觸,一接觸就會消失。所以他總戴著一個妖怪面具,這樣人類就不敢靠近自己。
但是,小女孩並不怕他,反而每年暑假都來找他玩。女孩在少年陪伴下長大,兩人情愫漸生。
故事的高潮,是少年帶著少女參加妖怪祭典,為了拉住差點摔跤的人類小孩,少年消失在少女面前。
他張開雙臂,給了少女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擁抱。
當年看第一遍時,只看懂了愛情,既為少女惋惜,又幻想自己能像她一樣遇到溫柔的妖怪少年。
時隔多年,卻突然看懂了人性: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戴著面具的妖怪少年。
用面具作為保護自己的壁壘,時間長了,揭下面具,才發現真實的自己早已消失不見。
02
你身上有著怎樣的「面具」?
你是否想過,自己是怎樣一步步戴上面具的?
小時候,爸媽教育你不要說謊。
長大後,卻發現「誠實」成了弱勢,同樣討厭領導,那些隱藏真正想法,會恭維、逢迎的人,混得更好。
小時候,「天真」是一個褒義詞。
長大後,它變成了貶義詞,「心思單純」被說「傻白甜」,「性情直率」被說「沒情商」。「城府」,成了每個成年人的必備品。
你明白了,太真實,是會受傷的,適當的偽裝,才有利於生存。
於是,為了達到目的,你逐漸生成了一個保護自我的「面具」,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
為了避免麻煩和衝突,表現出「隨和、都行」的樣子;
明明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要說是「為你好」,這樣才顯得體貼不自私;
為了經營人脈,強迫自己對討厭的人也笑臉相迎……
心理學上,「面具」是基於個體應對外界而存在的一個體系,它對人的生存來說是必需的。
但是,如果過分沉溺於偽裝自己,反而會越陷越深,活得又累又辛苦。
還記得《還珠格格》里的晴兒嗎?
小時候最喜歡她,美麗溫柔,寬容大度;智商情商雙在線,沉穩懂事有義氣。
長大以後才明白,其實晴兒是《還珠》里,最累的那個女孩。
在明爭暗鬥的皇宮裡,她的懂事周全、小心翼翼,不是沒有委屈和壓抑。
越壓抑,越嚮往自由。也難怪她會愛上瀟洒隨性的蕭劍,甚至為了他,哭喊出「你不要走,我選擇你,我什麼都不要了」……
仔細想想,你是否也和晴兒一樣:
在長輩面前孝順懂事,從不出格、忤逆;在朋友面前,是「知心姐姐」,幫朋友搞定麻煩,聽朋友傾訴苦悶。
每件小事都反覆斟酌,每個身份都做到最好,到頭來,只有自己筋疲力盡。
晴兒最後尚且有蕭劍,而你,又將由誰來拯救?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
其實,想擺脫面具的控制,並非無法可解。答案不在任何人身上,而是握在你手裡。
心理學上,每種「面具」背後,都藏著一個隱秘的動機。
這個動機,只有你能看清。但你需要將自我「抽離」出來,發現自己戴著怎樣的「面具」,是為了滿足自己怎樣的渴望。
只有清楚看見它、接納它,認真審視,平衡你與它的關係,才能擺脫它的支配,與它和平共處。
那麼,你習慣用哪種「社交面具」?
它是怎樣影響你的?
如何實現與面具的和諧共生?
壹心理專業心理團隊,以社交需要理論(Social Needs Theory)、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等理論為基礎,研發出「社交面具測試」。
社交面具測試
測試題:41 題丨9 頁專業報告
購買的測評永久保存在底部【我的測評】
▼
▌你將獲得什麼 ▌
通過測評,你將:
1、發現自己身上隱藏的社交面具
從迎合、慎微、世故、違心、現實等8個維度出發,找到你社交上運用的人格面具
2、了解面具對你的影響
從優勢、影響及可能原因,全面分析你使用面具的深層動機
3、擺脫面具的負面影響,獲得駕馭面具的能力
9頁專業報告,給你針對性的建議,幫你找回真正的自己
「以下展示報告部分內容」
01丨你的社交面具類型
02丨社交面具為你帶來的優勢、影響
03丨社交面具的形成原因
04丨如何平衡面具與真實的自我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