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参访 云游参访简介
云游参访简介
云游参访 斋戒 戒律 正一派戒律
全真派戒律
宫观清规 符箓法术 符 箓 神咒 掐诀 步罡
变化之术 祈福禳灾 考召
驱邪 治病 送瘟 术数 仪式 三箓斋名 罗天大醮 破狱灯仪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 炼度仪
关灯散花科仪 进表科仪 坛场设置 斋坛 醮坛 戒坛 万法宗坛 道冠服饰 法器 木鱼 令牌 如意 法印
法杖 法剑 笏 云铛
幡 磬 麈尾 钟 铙钹 坛场执事 高功 都讲 监斋
侍香 侍灯 侍经 神诞庆典 迎神出会 香期与庙会
云游是道士宗教修持生活的一种形式。

由来
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道家出游寻真问道,谓之云游。道士,奉天之士也。谓本乎天者亲上,故曰云游」。道教初创时,并无云游之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传播,宗派的分立,经籍的枝蔓,一些著名的高道都曾经外出访道,例如刘宋高道陆修静为搜求道书,寻访仙踪,遍游名山。北魏高道寇谦之祖籍上谷昌平,后移居冯翊万年(今陕西),遇仙以后,又入华山、嵩山等名山修炼。但天师道对道士的云游未曾作出制度类的规定。全真派创立以后,随着全真宫观的发展以及参照佛教寺庙建立了丛林制度,这就为云游的全真派道士排除了云游时可能发生的生活困难,于是全真派道士云游和挂单住观就正式成为道士修持生活的一种形式。历代全真派道士都十分重视云游参访。
作用
道士离观云游,路途遥远,风餐露宿,食无定时,歇无定处,非常艰苦。正一派和全真派道士都将云游作为体现苦行励志的一种手段,也是对道士信仰和意志的磨炼。明代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道门十规》中要求「出家之后,离情割爱,舍妄归真。必当以究明心地,修养性天为务。操戒行,磨炼身心,支笠箪飘,孤云野鹤。或遇名山洞府挂搭安单,参谒明眼师匠,问道亲师,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彻宗门,玩味法乱,不以利名挂意,富贵留心。虽饥风暑之切身,不易其操;虽困贫苦贱之役心,不夺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谦和,卑下柔弱,精神纯一,心存柔逊,性戒刚强」。为了在云游中生存和传道,云游的道士还必须具备多种宫观外生活的本领。《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其云游之士,必会祈晴祷雨,祛邪断佐,拯灾援救,及善风水,能风鉴,会星命,能吟作,会书画,方可游也,不然则凡俗之士也」。全真祖师们的诗文中,对云游参访也多有述及,要求云游的道士,只携带衣装、洁具、钵盂以及方便铲、云笠、蓑衣等等。在云游中既寻师访道,又弘传道教。
《道门十规》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重阳立教十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