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喷子最厉害 中国历史上的5大喷子:逮到谁都敢喷,最后一位连皇帝都不放过

中国历史上的5大喷子:逮到谁都敢喷,最后一位连皇帝都不放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有多种途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的畅所欲言。然而,却有那么一类人,不管看到什么话题,几乎都会进行怒怼,故被人称为“喷子”。在喷子眼中,没有什么不能喷的,上喷天文地理,下喷鸡毛蒜皮,让人无语却又无可奈何。
在中国古代,也曾有过不少喷子,但与现在的喷子不同的是,他们都非常有才华,喷别人的时候也都是引经据典,其中不少为了朝廷敢怒怼皇帝。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5大喷子,最后一人乃青史留名的清官,把皇帝喷的无力反驳。
一、祢衡
祢衡,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满腹经纶却恃才傲物,很少有人能入他的法眼,与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关系不错,称赞孔融为“仲尼复生”,而孔融则称祢衡为“颜回不死”。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听说祢衡才华横溢,就派人请他入朝为官,祢衡非但不领情,还把曹操喷的一无是处。
曹操本想杀了他,但又怕因此事留下不好的名声,就命人把祢衡送到了荆州。没多久,祢衡就把刘表及其他荆州官员都得罪了,刘表脾气不错,没有把他怎么样,只是把他送到给黄祖。在一次宴会上,祢衡当着众人的面狂喷黄祖,这让暴脾气黄祖异常愤怒,下令把他杀掉了。
二、陈琳
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文学功底了得,最早的时候为袁绍帐下的谋士,负责起草文书。袁绍在征讨曹操之前,就让陈琳写一篇讨贼檄文,陈琳洋洋洒洒地写了《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的罪状,其中就包括曹操盗墓之事。曹操读了陈琳痛骂自己的文章后,头立马就不疼了,大赞陈琳的才华。官渡之战中袁绍惨败,陈琳押到曹操面前,大臣都让曹操把陈琳杀掉,然而曹操不仅没杀他,反而予以重用,从此陈琳再也没有喷过曹操。
三、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乃三国奇才,智谋超群,口才也非常了得。在赤壁之战前夕,单枪匹马出使东吴,并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大戏,东吴文臣群而攻之,却依旧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在北伐曹魏的时候,诸葛亮将司徒王朗活活喷死,他那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至今令人膜拜,有些人将诸葛亮评为“三国第一喷子”。
四、魏征
魏征,唐朝名臣,以敢于直谏而闻名,本为太子李建成府上的谋士,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一旦感觉唐太宗有哪些事做的不对,或者不够完美,魏征丝毫不会留情,也不怕得罪皇帝,直接在朝堂上指责。若是换作心胸狭隘的皇帝,估计魏征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但唐太宗心胸宽广,不仅没有因为魏征的直谏而治他得罪,反而予以重用,并且视他为知己的镜子。
五、包拯
包拯,宋朝时期的名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民间称他为“包青天”。包拯不仅为官清廉,且敢于直言,一般大臣最多是写奏折劝说皇帝,而他却不同,多次当面对宋仁宗开喷,同僚都为他捏把汗,而他却丝毫不在乎。
在担任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为了弹劾皇帝宠妃的伯父张尧佐,他屡次找到宋仁宗,二话不说就是一顿狂喷,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最终,宋仁宗不得不罢免了张尧佐。古代大多数的喷子,都令人钦佩,而现在的喷子则令人唏嘘,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