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周朝秦朝 秦朝、隋朝為什麼成為了短壽王朝?這兩朝消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火烧 2022-08-11 09:13:30 1040
秦朝、隋朝為什麼成為了短壽王朝?這兩朝消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秦朝是一個開天闢地的朝代,討論的時候往往將秦之前劃作一個階段,秦之後劃為另一個階段。秦之前,天子將天下分封給諸侯,稱為國,諸侯將國分
周朝秦朝 秦朝、隋朝為什麼成為了短壽王朝?這兩朝消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秦朝、隋朝為什麼成為了短壽王朝?這兩朝消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秦朝是一個開天闢地的朝代,討論的時候往往將秦之前劃作一個階段,秦之後劃為另一個階段。秦之前,天子將天下分封給諸侯,稱為國,諸侯將國分封給大夫,稱為家,以此類推,整個貴族階級奉天子為共主。整個商、周以及之前的夏,都可能是以這樣的形式存在。在近一千年的時光里,剛從奴隸社會脫離出來的古人都以一種混沌的形態維持社會的運轉。一直到秦孝公商鞅變法,古人才開始真正的從混沌中脫離出來,建立有序的社會,之後包括秦帝國的各封建王朝,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漢承秦制,承的不是秦始皇時期的制,而很大意義上承的是商鞅變法的制。
其次,秦隋兩個朝代雖然相差八百年之久,卻是極其相似的兩個朝代,無論是秦王掃六合和隋朝結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一統江山的相似,還是兩個朝代從巔峰走向衰敗的時間之短,以及秦始皇和隋煬帝的鐵腕手段,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方面正是因為兩個朝代剛完成了大一統,但其幾百年的分裂已經註定領土的統一併不代表文化的統一,貴族集團的統一,風平浪靜之下早已是暗流涌動。另外一方面無論是秦始皇還是隋煬帝他們的臭名昭著都是後來的朝代為了確立自己的合法性故意抹黑而已,要論雄才大略在歷代帝王中恐怕無人能與二者比肩。但也正是因為這過於遠大的理想以及兩位帝王的自信,過度的透支了國力,給了造反者機會。
本該是英明的決策因為操之過急便物極必反,本該屬於他們的千秋大業卻頃刻間灰飛煙滅,最重要的一點恐怕要歸功於隋煬帝的科舉制,中國在唐朝以前朝代壽命都不長,為什麼從唐朝開始幾乎每個朝代都可以延續二三百年,正是因為有了科舉制,可以打破隋朝之前那種集團貴族世襲制,一旦貴族集團做大便會影響到皇位的穩定,但是如果集團貴族勢力太小又沒辦法在必要的時刻維護皇位的安穩,皇位便會受外界因素威脅,所以科舉制完全改變了這一兩難的現狀。執政者通過科舉做官一步步往上爬,但又不會影響到皇位的安危,貴族集團也沒辦法繼續搞世襲那一套,所以皇權得到了鞏固,朝代自然更容易延續下去。
秦朝消逝有兩個原因。一是徭役太重,刑罰太嚴。秦朝是以軍功授爵的國家,他必須使用嚴苛的法律才能將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最大化。但他滅掉六國以後,沒有來得及轉型,給百姓安定生存的空間和時間。我們都說戰爭換來和平,但是秦朝用戰爭換來了自己的窮奢極欲,完全不考慮民眾疾苦。前期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二是六國舊貴族未消滅殆盡。前期農民起義很快被鎮壓下去,但接下來的都是六國舊貴族興風作浪,他們趁此機會想要復國,繼續做他們的貴族。要知道,郡縣制是嚴重傷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的。不湊巧的是,偏偏出了個項羽,一舉在巨鹿大敗章邯與王離(王翦之孫)的秦軍主力,並在之後恢復了原有的六國,始皇帝如果當初將六國貴族悉數誅殺,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隋朝的消逝也有兩個原因。一是隋朝為門閥士族推舉出的朝廷。隋朝由宮廷政變建立,政權被財閥士族壟斷的格局還是不變。所以隋文帝開科舉的目的就在這裡。為什麼開科舉?就是改變人才選拔制度,抑制士族門閥的勢力。楊廣繼位後,繼續這種改革,意在消磨掉北方關隴集團的力量。所以他三征高句麗,全部徵調北方士兵。這就是要用北方集團的力量去和高句麗血拚,既能解決邊患又可以耗掉內部勢力的力量。
這些世家大族也不笨啊,不能坐以待斃。於是宇文化及、王世充、太原李淵一家、羅藝、楊玄感、竇建德紛繁開端倒戈叛亂。二是隋煬帝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隋煬帝確有雄心壯志,但操之過急了,沒有考慮到民眾的感受,征斂無度,徭役無期,失了民心。高句麗的問題,唐朝一直到唐高宗才徹底解決;士族門閥的問題,唐朝歷經唐高宗、武則天兩代才徹底解決,唐太宗時期都沒有敢動這些人!
最後,我還是要為隋煬帝喊冤。他其實是個很勤政的皇帝,屬於好心辦壞事。說他荒淫無道,但他做過的事你敢說作為一個皇帝很過分嗎?不過是因為他失敗了而已。抹黑一個失敗者是必然要做的事,不然反賊們就師出無名。所以可以看出,秦、隋的消逝的根本原因就是得罪了貴族階層並且招致農民階層的反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